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批判与超越:试析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观的建构VIP免费

批判与超越:试析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观的建构_第1页
批判与超越:试析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观的建构_第2页
批判与超越:试析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观的建构_第3页
【文献号】1-18【原文出处】学术论坛【原刊地名】南宁【原刊期号】200504【原刊页号】124~127【分类号】A1【分类名】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复印期号】200508【标题】批判与超越:试析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观的建构【作者】杨奎【作者简介】杨奎(1969-),男,河北沧州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2004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内容提要】和谐社会的建构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和归宿的,而获得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最高价值追求。马克思和谐社会观作为全面的社会发展学说,关注的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诸种因素的综合而协调的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关键词】批判/超越/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观/建构【正文】[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05)04-0124-04一、批判:对资产阶级社会发展观的清算“按照我们的观点,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1](P83)因此,建立和谐社会就是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既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发展,还有支撑社会各个方面发展要素的协调发展。当然,全面和谐的社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最终体现在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上。1.和谐社会观的产生是对片面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超越。这就是在理论指导上,用社会进步理论代替经济决定论;在目标上,用全面发展的社会理论,代替片面发展的社会理论。马克思从威廉·配第提出劳动价值论开始,对亚当·斯密、李嘉图以及重农学派等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一研究为后来“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马克思还指出:社会发展进程应当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2](P120)。在社会发展中只重视物的尺度而忽视人的尺度,只重视经济增长而忽视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这种发展的结果只能导致与人的价值实现目标的背道而驰。马克思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只重视经济价值而无视人的价值,从而出现劳动异化的错误做法。他说:“劳动对工人说来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2](P93)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工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是畸形的、有着明显的片面性、工具性和有限性;并且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更加造成了无产阶级的贫困化积累。“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所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3](P831-832)同时,针对19世纪末,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出现的一种把全部社会生活直接归结为经济必然性,认为经济因素是惟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否认和排斥其他因素的作用的错误观点,恩格斯进行了坚决的批判,捍卫了马克思和谐社会理论。2.和谐社会观是由社会发展内在全面性要求而引发的自我超越。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作为一个有机的存在,它要求获得全面发展,并达到全面和谐。全面性的、和谐性的构成是社会保持其有机体性质的决定性条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异化劳动理论出发,通过对社会与自然关系的分析,不仅说明了生产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还分析了生产劳动的内在矛盾,并涉及了生产劳动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进一步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奠定了基础。马克思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如果它离开了自然界这一前提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同时,在《手稿》中马克思还分析了生态环境作为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正是基于这一认识,马克思在社会发展中把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他指出:“共产主义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育教学文库+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店有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料,课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