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门类(二级类):环境与安全类2009年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本科)团队名称: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团队团队带头人:张学洪所在院校:桂林理工大学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二〇〇九年四月一、团队基本情况简介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团队是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课程教学团队,水污染控制工程是学院的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等专业重要的主干课程。多年来课程教学团队围绕课程建设、师资队伍优化、青年教师培养、教学条件改善等多方面进行了重点建设。一、团队发展历程桂林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原桂林工学院),于1993年建立环境科学系,由于专业基础较差,底子薄,自身办学力量薄弱,因此与桂林市排水公司、桂林市环保局等单位联合创办了广西最早的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等本科专业,后来又设立了环境科学、水文与水资源等专业,2009年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后,由上述专业组建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已开设了15年,课程开设之初,张学洪教授、朱义年教授分别前往哈尔滨工业大学、德国弗赖堡大学相关专业深造,以后又引进了一批环境工程、市政工程专业的青年教师,并陆续将他们派往国内各大高校继续深造,经过多年努力,逐步凝练成一支以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建设为主的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团队由老中青相结合的7名专职教师组成,长期从事理论和实践教学,且全部具有工程设计、项目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实践经验。针对西部大开发特别是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中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产生的水环境问题,以及对桂林漓江水环境保护强烈的责任感,教学团队利用在广西的学科优势主动承担起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培养水环境保护领域高水平人才的重任,积极承担区域水环境治理,并将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教改成果融入教学改革,重视理论和工程实践、教育技术与教学方法的紧密结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再现教学实践环节和工程场景,改善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质量提高和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富有特色,2007年水污染控制工程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2008年水污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得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立项,围绕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团队逐步形成并趋向稳定。二、团队特点和优势(1)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团队负责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水文水资源工程4个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建设任务和教学工作。主要由7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6名,讲师1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人;在年龄结构上,30-40岁2人,40-50岁3人,50岁以上2人。团队成员分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德国弗赖堡大学和重庆大学等不同的高等院校,学缘关系广泛,大部分来自于我国重点院校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有较好的工程经验。团队中有全国教指委委员1人(张学洪)、广西高校教学名师1人(张学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王敦球,2008年广西唯一1名),广西“八桂学者”1人(朱义年)、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及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各3人(张学洪、朱义年、王敦球),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核心专家库成员1名(刘康怀)。团队长期致力于课程改革和建设、教材建设、教学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实习实训的建设,在多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中,形成了一支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老、中、青教师相结合的具有稳定结构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团队。(2)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地方经济教学团队中的全体教师均是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任教师,也是学院学科建设的骨干力量,近年来致力于学科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04年环境工程学科成为“广西区重点学科”(环境类唯一),2005年环境工程实验室被批准为广西区高校重点实验室,2007年被批准为“广西环境工程与保护评价重点实验室”,成为广西区唯一的环境类重点实验室,“岩溶地区水污染防治与水安全实验中心”2008年获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专项资金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项目,以该课程教学团队为核心的教师队伍,2006年被确定为“广西高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