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7页前言按照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要求,辐射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省继工业污染防治、生态省建设后的第三个工作重点,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国务院第449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的实施,我省的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已经步入法制化的轨道。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是相对特殊的环境污染要素,由于无法直接感知的特点,要靠专门仪器进行测量,因此,辐射环境监测是辐射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辐射环境监测主要包括: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两部分。本报告书中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空气、水体、土壤、电磁辐射水平编写数据主要来源于黑龙江省辐射环境监督站和部分市(地)辐射环境监测机构提供的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在重点进行环境质量监测外,还监测了核技术应用单位、移动通信系统、高压输变电线等辐射污染源周围辐射环境质量状况。黑龙江省辐射环境监督站隶属于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局,前身为1987年成立的黑龙江省环保局放射性废物贮存库,1989年更名为黑龙江省放射环境监督管理站,1995年按照省编委黑编〔1995〕69号文,升格为处级单位,并同时更名为黑龙江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2003年更名为黑龙江省辐射环境监督站。第2页共87页第1页共8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7页本站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我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服务、人员培训的中心。目前,黑龙江省辐射环境监督站拥有的仪器有:低本底X、γ剂量率监测仪、αβ表面沾污仪、便携式环境X、γ剂量率测量仪、便携式γ谱仪测量系统、数字γ辐射仪、测氡仪、激光测铀仪、中子剂量率仪、综合场强仪等,仪器总的状况良好。2001-2005年我省在电离辐射环境质量方面主要监测了哈尔滨市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γ剂量率、土壤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肇源、同江的地面水、哈尔滨的饮用水、土壤和水中的总放、室内氡气等。电磁辐射监测主要针对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进行了综合场强测量。质量保证方面:所有的仪器都经过了中国计量检定研究院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院和黑龙江省电离辐射仪器仪表检定站的检定,因此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电离辐射监测结果表明:测量的数值均在黑龙江省辐射环境本底的范围内,没有发现异常。各市(地)的放射性同位素应用、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的利用和各种射线装置的运行,总的来说是安全的,未造成环境污染和危害公众健康,全省电离辐射环境总体情况良好。电磁方面,2001-2005年各市(地)环境质量和污染源周第3页共87页第2页共8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87页围电磁辐射水平监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限值的规定。废放射源的收贮工作,2001-2005年共收贮废放射源575枚。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摸索,黑龙江省辐射环境监督站在监测技术、分析方法等方面取得了较丰富的经验,全省的监测网络建设也在进一步推进中。届时,我省将能较全面掌握全省各市(地)中心城市的环境辐射水平的变化情况,及时跟踪重点污染源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理事故的监测能力,为推动我省辐射环境管理创造出更有利的条件。第4页共87页第3页共8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87页第一部分概况一、辐射环境监测机构(一)机构设置情况黑龙江省辐射环境监督站负责辖区内的辐射环境监测职能本单位现设电离辐射管理科、电磁辐射管理科、放射性废物管理科、质量控制科、办公室共四科一室。本单位共有职工17人,其中站长(书记)1人,副站长2人,正处级员1人,电离辐射管理科2人,电磁辐射管理科2人,放射性废物管理科2人,质量控制科4人,办公室3人。其中技术人员14人,占总人数的82.3%。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为6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42.9%;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数为7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50%;中年(35岁—55岁)技术人员10人,青年(35岁以下)技术人员3人,持有环境评价上岗证的为8人。所学专业有核物理、普通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