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专练二1.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等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推广使用电动汽车低碳交通工具B.用CO2合成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C.用生物方法脱除生活污水中的氮和磷D.加大铅酸蓄电池、含汞锌锰等电池的生产答案D解析推广使用电动汽车低碳交通工具,可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等的排放,故A正确;用CO2合成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可防止造成白色污染,故B正确;用生物方法脱除生活污水中的氮和磷,可防止造成新的污染,故C正确;加大铅酸蓄电池、含汞锌锰等电池的生产,会造成重金属污染,故D不正确。2.下列化学用语描述中正确的是()A.含18个中子的氯原子的符号:ClB.氢氧根的电子式:C.HCO的电离方程式为:HCO+H2OCO+H3O+D.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H—Cl—O答案C解析含18个中子的氯原子,其质量数为17+18=35,故该核素的符号为Cl,故A错误;氢氧根是阴离子要加中括号和电荷,其电子式为,故B错误;碳酸氢根电离生成碳酸根和氢离子,题中H3O+为水合氢离子,故C正确;次氯酸中O最外层2个单电子,分别与H和Cl形成共价键,即结构式为H—O—Cl,故D错误。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Na+、Cu2+、ClO-、Cl-B.0.1mol·L-1Na2CO3溶液:K+、AlO、Cl-、SOC.0.1mol·L-1(NH4)2Fe(SO4)2溶液中:H+、Al3+、Cl-、NOD.=0.1mol·L-1的溶液中:Ca2+、NH、CH3COO-、HCO答案B解析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呈酸性,H++ClO-HClO,故A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0.1mol·L-1Na2CO3溶液:K+、AlO、Cl-、SO在指定溶液中不能发生离子反应,故B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0.1mol·L-1(NH4)2Fe(SO4)2溶液中:H+、NO、Fe2+发生反应,故C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c(OH-)=0.1mol·L-1的溶液呈碱性,Ca2+、OH-,NH、OH-,HCO、OH-会发生反应,故D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常温下铁能被浓硝酸钝化,可用铁制容器贮运浓硝酸B.明矾溶于水能形成胶体,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硫和氨气D.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可与TiCl4溶液反应制取金属Ti答案A解析常温下铁能被浓硝酸钝化,可用铁制容器贮运浓硝酸,故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明矾溶于水能形成胶体,可用于除去自来水的悬浮物,不能杀菌消毒,故物质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故物质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可与熔融TiCl4反应制取金属Ti,故物质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5.碘在地壳中主要以NaIO3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几种微粒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淀粉遇单质碘变蓝。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O>I2B.一定条件下,I-与IO反应可能生成I2C.途径Ⅱ中若生成1molI2,消耗4molNaHSO3D.向含I-的溶液中通入Cl2,所得溶液加入淀粉溶液不一定变为蓝色答案C解析由途径Ⅰ可以知道氧化性:Cl2>I2,由途径Ⅱ可以知道氧化性:I2IO,故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O>I2,故A正确;根据氧化性:IO>I2,所以一定条件下,I-与IO反应可能生成I2,故B正确;途径Ⅱ根据转化关系5HSO~2IO~I2~10e-可以知道,生成1molI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10NA,消耗5molNaHSO3,故C错误;由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O>I2可知,向含I-的溶液中通入Cl2,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把I-氧化成生IO,所以得到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不一定变为蓝色,故D正确。6.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①在元素周期表中,Y、Z、W的位置如下,且Y、Z、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②X、Y、W分别位于不同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YZWA.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W>Y>X>ZB.Z、W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为H2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