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输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教材前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五章汽车运输全面质量管理常用的数理统计方法第一节数理统计概述“一切用数据说话”,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但是并非一切数据都可以用来“说话”,并非不经加工的数据就可以拿来“说话”的。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地用数据说话呢?这就要学会使用数理统计方法。数理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是数理统计学,它是以概率论为基础的一门数学分支,将它运用于质量管理,主要是解决运用数据的方法问题,即正确地把收集数据,科学地分析数据,使收集的质量数据能反映质量活动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控制质量活动全过程组织和协调质量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有效地指导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一、数理统计在质量管理中的主要作用数理统计应用于质量管理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提供可靠的质量数据。如平均值、极差、标准偏差等。(二)用数据或图表描述质量特征。如运输质量的安全性、及时性、方便性、车辆的技术性能等。(三)比较两件事物中的差异。如判断不同的经营方法之间运输质量存在着哪些差异等。(四)分析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并给予定量。如运用排列图分析影响班车正点的各种因素,并分出主次。(五)分析两件事物或一件事物的两种质量特性之间的关系。如运用相关图分析运量与班次的关系。(六)研究取样与试验方法,确定合理的试验或设计方案。二、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质量管理的工作程序。全面质量管理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大致按照如下工作程序进行:(一)针对所要解决的质量问题用科学方法收集数据。(二)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归纳,形成能说明问题的图、表或计算出特征值,如平均值、百分比、标准差等。(三)对这些经过整理的数据、图、表进行观察、分析、找出其中的统计规律。(四)根据统计规律的启示,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问题。(五)针对找出的问题采取措施,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质量管理活动中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的工作程序如图5—1所示图5—1数理统计运用工作程序三、数据数据即测量质量特性所得的数值。数据是数理统计研究的对象,也是质量管理活动的主要依据。所以在质量管理中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时首先要对数据的特性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一)数据可分为计量值数据和计数值数据两大类。1、计量值数据。可以连续取值的数据叫计量值数据,所谓能连续取值是使用计量工具可以测出小数点,如1.1、1.2、1.12、1.112......等。长度、容量、时间、、温度、使用寿命、强度、化学成分等都是可以连续取值的,都是计量值。2、计数值数据。不能连续取值的数据叫做计数值数据。这类数据用计量工具测量只能得出整数,不能得到分数或小数。如车辆数、机器数、正点班次、正点率、正班率、事故死亡人数等。由于百分比是源于计数值或是计量值,要具体分析,一般来说分子是计数值的,这个百分率就是计数值数据,如正点率,它的分子是正点班次,班次不能去小数,源于计数值,因此,正点率是计数值的数据。尽管正点率有时分子会出现小数,如98.5%,但这个分子不是表示正点班次,而是约分以后的结果,表示正点班次在总班次中所占的比重,所以仍然应该看成是计数值。(二)数理统计常用的几个特征值1、算术平均值算术平均值是表示平均水平的数,比如某车队共有10辆车,某日行驶里程如下表:车号12345678910行驶里程(公里)247235245281213212260213219240欲求这一天的平均车日行程则将各车辆的车日行程相加除以车辆数247+235+245+281+213+212+260+213+219+240以上计算方法是简单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还有一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主要是用于分组资料的计算。例如,某汽车公司当日班车的行驶里程分组如下:行驶里程(公里)班车数220—23040230—24045收集数据数、表、图形特征值整理归纳观察分析主要问题组织、协调专业技术提高质量10平均车日行程==236510=236.5(公里)统计规律240—25050250—26035从这个表中看不出每个班车的行驶里程,无法用简单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将所有班车的行车里程相加。但是根据这个分组资料也可以算出车日行程的平均数,计算时先算出各组的组中值,然后用组中值乘以各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