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选择题中的瓶颈题研究能力展示题组一实验操作、原理、现象与结论1.(2010·江苏高考第10题)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或结论A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说明该钾盐是K2CO3B向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FeCl3C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常温下Ksp(BaCO3)Ksp(AgI)[答案]D[解析]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虽然实验现象均有固体析出,但前者是盐析,后者是变性,A项错;若溶液中有S也出现白色沉淀,B项错;C项中结论应为H2CO3的酸性比H2SiO3强,错;D项正确。4.(2013·江苏高考第13题)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C.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Fe2+[答案]D[解析]不能排除碳酸氢盐、亚硫酸盐和亚硫酸氢盐的干扰,A错;这里焰色反应呈黄色仅证明含有钠元素,可能是碱,B错;乙炔、二氧化硫等都可使溴水褪色,C错;Fe2+检验方法过程合理,D正确。5.(2014·江苏高考第13题)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现现象得出的结2-4O2-3O论不正确的是()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答案]D[解析]氯水中含有H2O、HClO、Cl2、Cl-、OH-、ClO-、H+,呈现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A正确;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