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教学内容分析【课标要求】本框题教学内容是贯彻新课程标准3.8规定的“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的要求。【教材分析】第一目:“共商国是、同舟共济”,选择两个镜头,提出四个问题,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第二目:“执政参政、特色鲜明”,介绍我国除了共产党,还有八个民主党派,并指出民主党派的性质。然后从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多党合做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基本方针、根本活动准则、重要机构五个方面概括我国政党制度的鲜明特色。第三目“适合国情、优势显著”,让学生理解这一政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三目层层递进,逐步深入。教学重点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教学难点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开始关注国家政治生活,对本框内容学生有一些了解,但离生活有一定距离,缺乏真切体验,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刻。需要教师选取贴切的教学资料,设计生活化的环节,以引导学生完成本课的学习,实现本课的三维目标。●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目标】识记:明确我国的政党制度的中国特色。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祖国统一的推动。运用:运用本课知识,分析、解决有关我国政党制度的问题。【能力目标】通过对民主党派的了解,以及共产党和多党制为例,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自觉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教学策略方法【教学准备】学生:课前自学教材,进行社会调查、搜集数据资料,形成感性认识。教师:选择、整合典型材料,设计教学环节,制作课件。【整体思路】课前:每个学生写一个关于本课最想弄明白的问题,传到老师手中。课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我答疑课后:解答同学的问题。●教学活动过程课前:1、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在快速浏览本课内容的基础上写下一个你最急于弄明白的一个问题。然后,传到老师这里来。2、分发合作探究材料题目。【情景导入,感受政党制度】教师:虎年的3月,整个中国尤其是北京孕育着无限生机,充满着无限希望,不时给全国人民带来阵阵惊喜。在令人振奋的虎年3月,我也收到了一份惊喜: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联系的好朋友付东蕾上周打来了电话。老同学近况如何呢?相信大家也和我一样迫切想知道吧。好,抓紧接听电话吧。(录音):喂,老同学,你好吗?听出我的声音了吗?我是付东蕾呀。老同学,你是不是还一直沉浸在做教师的幸福中呢?我呀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分配到北京朝阳区委统战部。去年的时候调到全国政协办公厅工作。现在我正在两会上呢。在大会联络组,专门负责联系民主党派界别政协委员,了解情况,提供服务,反映意见建议。我现在特别特别忙,再联系呀。教师:这张照片就是我同学发过来的照片,是和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牛有成的合影。哎,对了,刚才我好朋友说她正在两会上负责联系民主党派界别政协委员。那我想问大家:1、两会指的是哪两个会议?2、民主党派有几个?哪几个?学生答。教师:下面进入我们的自主学习环节,你将会对民主党派有进一步的了解。【情景分析,感受政党制度】自主学习----了解我国八个民主党派问题:1、了解民主党派的相关情况。2、从民主党派的组织成员中,你能概括出民主党派的性质吗?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然后回答。课件展示:8个民主党派:总结:这八个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教师:通过刚才的自主学习,相信大家对民主党派有了新的认识和收获。在我国,除了共产党,还有这八个民主党派。它们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如何?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这就涉及到政党制度问题。【情景分析,探究政党制度】合作探究----探究中国特色政党制度1、通力合作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