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民:《纲要》保障教育信息化进入快车道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保障教育信息化进入快车道——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深入剖析《纲要》信息化思路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纲要》是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的方向,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总结。参与《纲要》草案制定的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对《纲要》进行了分析,尤其对首次进入《纲要》的教育信息化部分进行了深入剖析。《纲要》四大部分指引方向《纲要》在中央的指导,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建国六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教育发展的经验。李志民指出:“努力把握新时期教育的规律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是《纲要》的核心,把促进人的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落脚点。”《纲要》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确定了到2020年战略目标,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纲要》总共分了四大部分,共22章,70条,其中教育信息化单独列为一章~第十九章。第一部分是总体战略,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促进教育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第二部分是发展任务。这里包括教育的各个层面,各级各类学校的发展规划,例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的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等。每个教育的层面都作为一章专门来写,还增加了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第三部分是体制改革。李志民指出:“这是规划《纲要》的重点,是关于今后十年推进教育改革的规划,包括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完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扩大教育开放等等。”第四部分是保障措施。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被列入其中,该部分还包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经费保障、法制建设及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等。李志民指出,《纲要》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坚持立足国情,努力把握社会发展的典型特征,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我国发展水平和城乡差别,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坚持突出改革创新,解放思想,大胆突破。教育信息化单独成章李志民谈到:“《纲要》中很多地方都提及了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其中在第十九章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单独的一章列出。这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呢?”“国家要大力推动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机会并使之公平。在推动教育公平的时候,信息化是非常有效的手段。”李志民说:“教育的发展,对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归根到底是知识的传播过程,现在传播的手段变了,有了新的工具,将会对教育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所以教育信息化作为单独的一章列出来,这是前所未有的。”整个规划《纲要》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是中央和各级政府部门越来越关注的一件事,所以中央决定把教育信息化作为独立一章写进去,体现了中央对教育信息化的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为教育现代化搭建平台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共三条,第59条是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第60和61条分别是资源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教育信息化的物理基础设施在第59条得到阐明。第一句话,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高度重视。这句话强调的是提高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纲要》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发出,表明全社会都要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认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高度重视,提高认识。第二句话,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李志民指出:“教育网十年前是超前的,但是发展有一点滞后于电信网络的发展。教育网承担着不断创新、实验的责任,希望教育网络超前部署。原来超前,今后还要超前,要准确定位。”第三句话,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这是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