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内部资料2009年5月7日专刊18〜27期(总922〜931期)我国油料生产能力与供求平衡战略研究1.我国油料作物生产能力分析(专刊18期)................................................(1)2.我国油料和食用油需求变动及前景展望(专刊19期)...............................................(11)3.我国油料生产区域布局演变及发展趋势(专刊20期).............................................(21)4.油料生产成本收益及价格变动分析(专刊21期)..............................................(31)5.我国油脂加工业发展及外资对我国油脂加工业控制分析(专刊22期)........................................(43)6.我国油料及食用油的国际贸易格局(专刊23期).............................................(53)7.主要油料及食用油供求平衡分析(专刊24期)...................................(61)8.我国油料支持政策的演变及国际经验借鉴(专刊25期)..............................................(71)9.我国油料及食用油发展战略与对策.........(专刊26期)(97)10.世界油料及食用油市场的供求格局及市场变动(专刊27期).........................................(113)1我国油料生产能力与供求平衡战略研究”课题组课题顾问:张玉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任谢伏瞻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陈锡文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课题主持人:韩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油料课题组组长;谢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油料课题组成员:张云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金三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副研究员王汉中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永福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张照新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殷艳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2前言近年来,我国油料与食用油行业发生了重大变化。油料及食用油需求迅速增加,而油料生产连续下滑,油料(主要是大豆)进口量加大,国内油料及食用油自给率逐年下降。外资逐步控制了我国油料及食用油产业。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把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与供求平衡的战略研究确立为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研究重大应急课题,其中设立油料及食用油生产能力与供求平衡战略研究专题。为了开展此项研究,2008年3月组建了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统计局、农业部、中国农业大学等相关部委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组成的油料研究课题组。课题组利用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及其它数据,借鉴和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于2009年3月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本课题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我国油料作物生产能力及潜力、油料和食用油需求变动及前景、油料生产区域布局、油料生产成本收益及价格变动、油脂加工业发展及外资控制情况、油料及食用油的国际贸易格局、油料及食用油供求平衡变动及前景。并在总结我国及国际油料支持政策基础上,提出我国油料及食用油发展的战略与对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内部资料2009年5月7专刊18期(总922期)我国油料作物生产能力分析内容摘要:油料作物是我国重要的大宗农产品。草本油料是目前国产植物油主要来源,木本油料是我国植物油重要潜在资源,其它兼用型油源是我国植物油重要组成部分。制约我国油料生产的因素主要是耕地资源缺乏,国际市场冲击严重,机械化程度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油料作物增产潜力主要在于充分利用冬闲田、盐碱地等适当扩大面积,大力提高单产和含油量,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其他兼用油源。关键词:油料作物生产能力潜力一、我国油料作物生产发展现状油料作物是重要的大宗农产品,食用植物油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曰常生活必需品,油耔饼粕是养殖业主要蛋白质来源,是保障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发展油料生产对于增加食用植物油和植物蛋白有效供给,稳定物价,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油料资源主要包括草本油料作物、木本植物和其它兼用型油源。当前我国油料生产以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