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源于实践的ERP123●ERP为企业管理而生●ERP是信息时代馈赠给企业管理者的礼物●ERP的价值需要成功实施才能体现●ERP一定有成功实施之路1.1ERP是什么Gartner最初对ERP的定义:ERP是MRPⅡ(ManufacturingResources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的下一代,它的内涵主要是“打破企业的四壁,把信息集成的范围扩大到企业的上下游,管理整个供需链,实现供需链制造。”显然,在这个定义中,明显是制造资源计划的扩展应用。然而,今天现实中的ERP产品有供需链管理的影子,更多的确实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内容。不管由于供应商们的炒作还是什么原因,ERP一词被公众接受的程度是极高的,有一点是十分肯定的,抛开严格的定义,它一定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内容。既然它已经被公众接受,不如面对现实更多地考虑一下它的管理属性、行业属性和技术属性。相信源于实践的概念还需要回到实践中去证明。ERP123企业应用ERP成功之路(第2版)21.1.1ERP概念解析翻开有关ERP内容的书籍,几乎所有的作品都会在开始就介绍ERP的概念,或者引经据典深入阐述其内涵,或者融会贯通描绘其合理扩展的外延。当然,这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也是ERP学者们付出心血的结晶,正是这些真知灼见多年来不断地传播和实践,促成了今天企业普及ERP应用的局面。尽管在这些真知灼见中一定存在商业炒作的痕迹,但ERP的概念实际上已经演变为一个大众化的通俗概念,或者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一个被称之为泛ERP的概念似乎已经没有必要再深入细致地去定义它的内涵和外延,泛化的结果终于使其成为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同义词,即只要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内容都是ERP。这就是今天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客观现实。ERP概念的推出,也是管理信息化向前发展的一种需要,由于人们对它的陌生,需要给予大量的解释,需要一种相对固定的定义,给予相对明确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此时,毫无疑问需要借助权威人士的明确定义以正视听。随着ERP在实践应用中商业价值的体现,所有供应商为了表明自己产品的先进性,都打出了ERP的旗号。所有应用企业关心的问题肯定不是什么旗号的问题,而一定是其应用价值的问题。恰好,本身这个概念的提出就是基于其应用价值的,而这个应用价值的根本就是使得企业完成管理信息化。追溯ERP概念的来源,肯定涉及MIS、MRP、MRPⅡ等,这些概念都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一个子集,在ERP的商业炒作中往往都将ERP描绘成比这些概念更广泛、更先进的概念,这种演进过程随着量变而质变,干脆直接与企业管理信息化等同不就免去过多的争吵和解释了吗?所以3第1章源于实践的ERP123将企业管理信息化与ERP等同起来好像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且ERP这一朗朗上口的说法既简明又已经被公众接受,何乐而不为呢?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一个泛泛的概念,当ERP这个概念与它等同时,实际上意味着ERP已经被普遍接受,此时已经完全没有必要再去争论必须含有什么功能才是ERP,没有什么功能就不是ERP的问题。过去曾经有过的争论,基本上源于MRP这个ERP中的基本元素。随着应用的推广,似乎其他元素的扩展比这个元素更加迅速,这种客观上的事实极大地丰富了ERP的内容,以至于使得ERP足以成为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代名词。而现今还要争论到底必须有哪些功能才算是ERP的话,只会显得过于学究,或者反而成为另外一种利益驱动的商业炒作了。当然,ERP肯定是与商业利益相关联的,最直接的关联者就是各类ERP软件供应商,不难设想,如果哪一个软件供应商能够炒作出另外一个概念而被大众接受,那不妨大家都跟着改一个称呼也未尝不可。但是估计现在这种形式下,在ERP已经被普遍接受的环境中,恐怕是要大费周折的。认为ERP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丝毫都没有贬低ERP的意思。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所用的概念都是模糊的,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例如,用“高个子”这样一个概念来表示一个人的身高,人们天天在用,人人都会用,但是有谁能够准确定义出到底多高才算是高个子呢?这一定是不能精确定义的概念。如果考虑到不同的民族,甚至它的范围都不能够确定(模糊数学里的率属度)。尽管如此,人们在使用这个概念时并不会产生什么歧义,并不因此而妨害人们对这个概念的使用。ERP是一个用来区别于手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