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学习讲稿: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探索(上)干部学习讲稿: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探索(上)王健教授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课程前言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个话题。主体功能区建设与生态补偿机制。大家都知道,“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大力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我们要把全国的国土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在这个过程中,就牵涉到生态补偿机制,因为在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这些地区就失去了发展的机会,我们又要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又要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又要推动生态建设,这就需要国家统筹考虑安排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实际上不是今天的新话题,而是一个老话题,在二十一世纪初,我们就特别提出来绿色gdp的问题,随后又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的建设,环境保护的要求、节能减排的要求统统对生态补偿机制提出了研究的课题和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今天和大家交流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理论;二是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的现状和问题;三是完善和健全生态补偿的思路和对策建议。一、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理论一是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理论,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理论很多,概括起来有五个的理论: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二是“帕累托改进”理论;三是公共产品理论;四是外部性理论;五是生态价值的理论。这五个理论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对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和政策的完善做了不同的说明。(一)生态文明建设理论首先谈谈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我们知道在经济建设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人们对经济建设所产生的问题就开始高度的重视,那么,人们就开始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很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我们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的改进和优化。从而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的理论,这个理论下面实际上也包括很多的理论,比如说可持续第1页共4页发展理论,比如说生态环境理论等等。。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它实际上是一个非帕累托的改进的过程,但是为了生态文明的建设,我们需要这个非帕累托的改进,虽然它是非帕累托的改进,但是我们需要这样的非帕累托改进,假如没有这样的改进,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怎么样能够做起来呢。四大主体功能区怎样能够根据不同的功能定位来进行经济建设、来进行生态保护,那就很困难。所以虽然它是非帕累托的改进,但是它说明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合理性,这是合理的,你只有是进行非帕累托的改进,我们才有可能很好的推进,我们的生态建设才能够实现主体功能区的定位以及主体功能它预定的目标。(三)公共产品理论第三个,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产品理论说的是什么。这个生态保护究竟是私人产品还是公共产品,对我们来说生态保护它是一个公共产品。那么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市场经济下,实际上是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分的,作为私人产品这个很简单,这个东西我花钱买了,使用权就归我了,钱就归你了,那么我怎么用,人家管不了,也没法管了,所以大家都知道私人产品有个什么性质,叫做排他性,我花钱我用,其他人管不了。公共产品不一样,公共产品是个什么东西。公共产品是一个大家公众都需要的这么一个产品,这个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就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私人产品大家都知道它是有竞争性,你生产的话很多人都在进行生产,我买到手以后这个是排他的,我用。比如说买了个手机,这个手机明明还没坏,我不想要了,把它放一边了,人家管不着。但是公共产品就不一样了,公共产品只要一旦提供,它就不具有竞争竞争性,也不具有排他性。公共产品实际上无处不在,比如说国防,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公民的利益,你只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活、工作、学习,我们都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保护,保护了我们国家的领土主权的安全,所以显然,国防是不具有竞争性的,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军队,有两个军队就像利比亚那样就是打仗了,那就不对了,所以它是具有非竞争性,具有非竞争性,它才能很好地保第2页共4页护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利益和安全。第二它是非排他性。大家想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上生活的公民,不管你是纳税了,你交了税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