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4页童梦无忧网试管婴儿论坛www.tm51.com本文由浙江茶叶批发贡献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2009年11月第6期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Nanjing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Nov,2009No.6当代西方教育史学的发展周采摘要:传统的西方教育史学主要是近代师范教育的产物,以直线进步史观描述近代民族国家学校教育的发展并关注大教育家的思想。在战后国际史学两次转向和师范教育机构转型的双重夹击下,传统西方教育史学模式发生了两次嬗变:20世纪50年代末在历史学社会科学化潮流的影响下向新社会史方向发展,在美国率先出现了新教育史学,几年后影响到欧美其他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后受新文化史学的影响,在英美等国出现了新文化教育史学,后逐渐向欧美其他国家发展。进入21世纪,一方面,运用传统教育史学模式研究教育史的仍大有人在,许多教育史家为捍卫教育史学的独立性而努力;另一方面,新文化史取向的教育史学与新社会史学取向的教育史学既相互博弈又取长补短,形成了战后西方教育史学三足鼎立和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关键词:战后西方教育史学;嬗变;多元发展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608(2009)06—0067—07收稿日期:2009—08—15作者简介:周采,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10097西方的教育史研究始于18世纪欧洲各国,宗教改革之后学校教育的发展使人们关注教育的历史研究。在其发展早期,更多与师范教育的发展相联系。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教育史学的传统模式已经形成,其基本特点是:直线进步史观;自上而下的视角;思想和制度两分法;学校教育史;叙述史学取向。但受国际史学潮流的影响,战后西方教育史学的发展发生了两次重要的转折:20世纪50年代中期受社会科学史学的影响,从美国开始了由传统教育史学转向新教育史学的历程。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在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及新文化史学等影响下,劳工阶级教育史、少数族裔和多元文化主义教育史、城市教育史、妇女与性别教育史、婚姻与家庭教育史、儿童史、青年史和地方教育史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在当代教育史学科发展的职业取向逐渐淡化甚至教育史教学退出教师培训课程的背景下,教育史研究的学术取向却方兴未艾。经过两次转向,战后西方史学形成了传统教育史学、新教育史学和新新教育史学“三足鼎立”的格局:先前被新教育史学排挤出教育史坛统治地位的传统教育史学不仅依然存在,而且由于近年来第2页共14页第1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4页新教育史学缺陷的暴露和“叙述的复兴”还颇为活跃。一、从传统教育史学到新教育史学教育史学具有跨学科的性质,既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又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在其发展初期,主要目标是职业取向即师资培训,以使未来教师建立起对本职业的信念和信心,因而更多受到学校教育学的影响。19世纪下半期,西方传统的教育史学模式已经形成,其基本特点是:直线进步史观、自上而下的视角、思想和制度两分法、学校教育史和叙述史学。20世纪中叶前后,国际史学发生了一次新的转向,其总的趋势是从传统史学(theoldhistory)转向新史学(thenewhistory),即社会科学史学或社会科学化的历史学。在方法论上,新史学的主要特征是借鉴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概念,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语言学和心理学对新史学都有重要影响。在认识论方面,新史学的主要特征是反对传统史学崇拜单纯幼稚的客观主义而将史学研究的客体与主体相分离的观念和态度,公开承认史学家主体的作用,认为历一67—万方数据史证据本身并不会“说话”,任何文献或资料只有在适当地被询问时,才开口说话。新史学极大地扩大了历史资料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