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导向的同课多次异构探究-------以大班音乐活动《圆圈舞》为例我园音乐教研活动以“同课多次异构”为主线,所谓同课异构,就是指针对相同的课题,同一个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实施途径,达到同样的效果。这里的“同”是指内容的同,最终效果的同,即起点与终点的同,而这里的“异”是指方法、途径等具体过程的不同。特别地,这里的“异”,即可以是同一位教师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分析解决同一个教学问题,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也可以是不同的教师面对同一个课题、相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思路方法和风格各异的教学策略,殊途同归。同课异构是基于帮助教师理解教材、改变教学方式、形成教学风格的教学研究活动。一、活动案例实录【活动目标】1、能大胆的进行动作创编,在发散性思维的自主游戏中体验快来。2、大胆尝试自主分配角色,在游戏中锻炼幼儿的自控能力。3、感受音乐优美的旋律,能愉快参与游戏活动,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活动准备】经验准备:有基本的舞蹈素养物质准备:黑板、白纸、记号笔、《化蝶》音乐【活动过程】1、倾听感受音乐,了解音乐结构。小朋友们,今天王老师带来了一个好朋友,你们认识它吗是一个圆形,除了圆形,他还可以是什么?今天我们的活动就和圆圈有关。(1)教师: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花的王国,里面住着许多美丽的蝴蝶仙子,从那里经常传出一首好听的音乐,你们听。(音乐)(2)教师:好优美的音乐,接下来我们看蝴蝶仙子听了这段音乐在干什么?(绘制图谱,辅助幼儿倾听音乐)(3)老师画的是什么?(波浪线)还有什么?(圆圈)一个有几个圆圈?那你能看出来老师画的图谱上有几个乐句吗?(4个)前面的代表什么?最后的代表什么?(3)教师:蝴蝶仙子听到这首音乐还会跳好看的圈圈舞呢!你们看。(4)小结:在前奏和尾奏部分做了什么?(像蝴蝶一样飞两下后摆一个美丽的造型)中间画波浪线的地方做了什么(像蝴蝶一样飞两下)画圈的地方怎么做的?(强调用手臂跟着音乐从身体两边慢慢向前合拢,一个乐句结束时,双手指尖才能相触,双臂合拢成圆。)(5)教师:那我们一起来跳圈圈舞吧。2、初步合作游戏。(1)教师:现在蝴蝶仙子想和小朋友来玩个套圈的游戏,平时是怎么玩套圈的?这段音乐有几个乐句就请几个小朋友来套圈。(2)教师:蝴蝶仙子说她想在中间摆一个美丽的造型,请小朋友当小蝴蝶用你的胳膊变成圈套在她的身上,想一想套在什么地方?怎么套?游戏规则:前奏蝴蝶仙子飞两下后摆一个舒展的造型不动第一个乐句第一个小朋友跟音乐飞两下后来套圈,套上圈就不能随便乱动,第二个乐句第二个小朋友来套圈,依次类推,套圈时要根据音乐的节奏慢慢套上,尾奏时,大家一起摆一个漂亮的造型。3、引导幼儿大胆尝试自主分配角色、根据音乐合作游戏。(1)幼儿分5组商讨每组选出一个蝴蝶仙子,其他四个当小蝴蝶排好顺序。(2)请一组幼儿跟音乐试玩游戏,进一步完善游戏内容。(3)请另外两组幼儿跟音乐玩游戏。(4)集体跟音乐玩游戏。4、引导幼儿讨论圈圈还可以套在身体的什么部位?请个别幼儿做示范。接下来,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来做这个游戏,老师用魔棒点到的第一个小朋友,请你当蝴蝶仙子飞到舞台上摆一个优美的造型,剩下被我的魔棒点到的小朋友当小蝴蝶,可以用你身体的任何地方去套你喜欢的蝴蝶仙子,也可以套住你最喜欢的小蝴蝶。二、第一次活动分析:《化蝶》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一个音乐片段,音乐抒情缓慢,结构工整。所以我选择这首音乐来进行活动设计。活动开始我以故事的形式进行引课,调动幼儿的好奇心,整节活动都以游戏贯穿,让幼儿在玩中学,本活动让幼儿结合舞蹈动作,感受《化蝶》的优美旋律,并体会乐句。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尊重他们对音乐的表达方式。使他们在发散性思维的自主游戏中体验快乐。在本次活动中也有一些优点和不足。优点:在本次活动中小朋友们和老师打成一片,按照老师的要求既可以让自己对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又可以和小朋友们和老在一起活动跳舞,做游戏,能够促进小朋友们之间的合作关系。缺点:由于这首歌曲的背景太复杂,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