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学校:江苏省沭阳县吴集中心小学姓名:葛恒如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语文3、课时:第一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爱心树》绘本读本,学生人手一本。二、教学课题1、通过教师介绍从《动物是绝对不能穿衣服的》中抽取的图片,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绘本。12、通过本节课阅读指导,让学生懂得如何阅读绘本读物。3、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去寻找、总结书中所蕴含的道理。4、注意照顾好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展示,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懂得从别人身上吸取优点,把语文课堂变成是个教书的课堂,也是一个育人的课堂。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美国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绘本小说《爱心树》内容分析:这是一个关于一棵大树和一个小男孩子的故事,大树有求必应,小男孩子贪求不厌,在大树的给予与小男孩子的接受中,体现了大树对小男孩子无私的给予和奉献,在细读中品味书中所体现出的爱的哲理。《给予树》这本书以简单利落的黑白线条勾勒出大树小男孩和形象,没有背景,留有很大的空白,给人巨大的想象空间。简单的线条、简单的文字、简单的故事让读者回味无穷。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指导,让学生了解《爱心树》的内容,并读出书中的“爱”,2、通过学生的想象,探究《爱心树》的内涵,并读出书中图的“美”。3、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爱心树》进一步了解,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引导学生自主发挥想象的空间。教学方法:师生互动,让学生在理解《爱心树》的基础上,借助问答、讨论、多媒体演示、读中(分角色读、指名读、齐读……)感悟等形式达到这一教学模式。四、教学过程(一)绘本介绍1.小朋友们,平时喜欢看书吗?知道什么叫绘本吗?【百度百科】绘本http://baike.baidu.com/view/377839.htm2.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本书,大家看了就知道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的封面和相关图片内容。像这样以绘画为主,还有少量文字的书籍就是绘本。(二)、引出《爱心树》1、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本绘本故事,讲述的是一棵大树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大家想不想听?2、不过,老师先要来考考小朋友,这是什么呀?(出示树墩,师板书)2想一想,这个树墩原来应该是什么?(一棵大树)这棵大树原来长的既高大,又粗壮,到了秋天的时候,树上还结出又大又甜的苹果。那么这么一棵大树为什么就成了一个光溜溜的树墩呢?在这棵树上发生着一个怎样的故事,小朋友,你们想听这个故事吗?(想)。从前呀,有一棵大树,就是这棵大树,他喜欢一个小男孩,小朋友,找一找小男孩在哪里?你看到了什么?(小男孩的小脚丫)。看到这个小脚丫,你能想像出这个小男孩是怎样向大树过去的吗?(迈着大步跑过去)大树非常非常喜欢这个小男孩,小男孩也非常非常喜欢这棵大树。小朋友想像一下,这个小男孩和这棵大树会做些什么事情啊?(采集树叶,爬树,抓着树枝荡秋千,吃苹果,同大树捉迷藏,在树荫下睡觉)确实像小朋友说的那样,这个小男孩每天都会跑到树下……(重述括号里的内容)采集树叶,给自己做王冠,想象自己就是森林之王,你看大树还竖起大拇指在夸他呢。和大树捉迷藏的时候,大树很快就找到了他。在树下睡觉时,大树舒展全部的树叶为小男孩遮挡太阳呢。小男孩很爱很爱这棵大树。这一幅幅画面是不是很让你们感动啊?你能说说最吸引你的是哪幅画面吗?大树很快乐,我们沉醉在其中,是不是也很快乐啊?慢慢出示课件,读内容。让学生说一说孤寂的意思。这时候大树为什么会感到孤单呢?(小男孩长大了,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伙伴,不来和大树玩了。你从这幅画中感到大树的孤单了吗?)有一天,小男孩来了,大树很高兴。小朋友想一想这时小男孩会和大树说些什么吗?生……你们想不想知道大树到底和这个小男孩在说些什么呀?(想)播放音乐《初雪》营造气氛。【百度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