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养成教育课题的实施方案(1)VIP免费

养成教育课题的实施方案(1)_第1页
养成教育课题的实施方案(1)_第2页
养成教育课题的实施方案(1)_第3页
养成教育课题的实施方案(1)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性探究的实施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养成教育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需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3月30日正式印发,这份文件中有个词引人关注:核心素养体系――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养成教育就是要解决广大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品质,这和核心素养的要求是一致的。核心素养是少年儿童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养成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养成教育是深化中国梦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以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需要。青少年的核心素养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素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想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实施养成教育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我校是XX县区第一所成功创建的XX市养成教育示范学校,从2010年-2014年开展第一阶段养成教育实践研究以来,学生在校的行为习惯、文明礼仪、学习能力等各方面有了显著地改善,学校在班风、校风、学风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我校要打造美丽的东江湾品牌,树资兴教育的形象和窗口,就必须建立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根据前一阶段的研究,巩固成果,查找不足,树立新的目标,继续坚持和完善养成教育这一研究,进一步探究小学生养成教育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效性,从现实和长远看,都具有重要意义。(3)探索养成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从学校教育的实际看,我校一直都把德育放在工作的首位,第1页共7页“十二五”期间课题《习惯成自然,习惯铸品质》的研究与实践已初见成效,学生的学习、生活、卫生习惯已明显好转,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校风。但是,实际效果还不完美,一是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还没真正形成,老师跟得紧,学生的习惯就好,稍有松弛,就不尽人意;二是发展不平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品质的形成,整体情况良好,而个别班级,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养成教育则是任重道远。究其原因,一是个别教师还没有真正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在实施养成教育进程中没有长远打算和有效方法措施,随意性很大,有的甚至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有时违背良好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脱离实际,追求“高、大、全”,没落实到具体化的、有针对性的行为规范中去,忽略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忽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缺发“润物细无声”的艺术;二是家庭及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没有达到完美的结合。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多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特殊技能的培养,重视“授予鱼”,而不重视“授予渔”,他们愿意花钱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而忽视或不懂得基本的养成教育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要把增强家庭教育的实效性,把家校合一当作探究小学生养成教育和核心素养的有效的方法与途径,让学生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及社会活动中都能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相应的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能力。二、课题在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在国内研究的比较多,在国外,有关养成教育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所以,我校实施本课题的研究有丰富的参与文献和资料。但这些已有研究基本侧重于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的一般理论研究方面,对儿童具体道德行为的养成的研究还是不够的。总的来说,对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过程中"行"的研究比较少,往往注重"知、情、意"这几方面的研究。但是,"知、情、意、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而且"知、情、意"最终都要落实在"行"上。本课题研究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进城第2页共7页务工子女多,留守儿童多的现状,来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方法和途...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