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手机操作系统将会大浪淘沙2011/02/1500:01打印E-mail具有强大计算功能的智能手机在2010年获得了快速发展。据Gartner统计,截至2010年第3季度,采用智能操作系统的手机销量增长了96%,手机操作系统的竞争态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主流手机操作系统有7种:诺基亚的Symbian、Google开放联盟的Android、苹果的iOS、黑莓的RIM、微软的WindowsPhone、惠普的WebOS,以及诺基亚和英特尔的Meego。手机操作系统的战争已进入战国时代,2011年必定是硝烟四起。遥想2007年,貌似门外汉的苹果和Google几乎同时跨界进入手机市场,当时人们还不以为然,普遍认为他们翻不起多大的浪。三年后,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料,全球手机市场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Gartner2010年11月的研究报告,Android手机销量已占到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26%,比2009年增长了8倍以上;iOS虽只占17%的份额,但其产品的丰厚利润让全球刮目相看;Symbian的份额则降至37%,微软的WindowsPhone也仅为3%。图12010年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分布图(数据来自Gartner)预计到2014年,Android手机销量将达到2.59亿部,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9.6%。届时,Symbian手机30.2%的霸主地位将岌岌可危,而iOS占15%,三者合计约占75%。图22010年和2014年全球移动操作系统市场分布图图3未来移动操作系统的销量趋势苹果iOS:春风得意,如日中天2010年,苹果推出的iPhone4、iPad、iMac等i系列销势火爆,一举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之一,以3000亿美元的市值超过中国石油,成为仅次于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的世界第二大市值公司,让人们见证了科技企业的实力。苹果能取得如此佳绩,iPhone自然功不可没。根据苹果2010年财报,iPhone的销售额达到250亿美元,占全部销售额的39%,同比增长93%。为何iPhone能如此成功?苹果在技术方面并非首屈一指,但是其有良好的用户体验,时尚靓丽的外观设计,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大量基于iOS系统的第三方软件应用和服务,吸引了众多消费者蜂拥购买,甚至出现一机难求的场面。iOS是从MACX系统中分离出来的,拥有强大的功能,经过3年的开发,已经比较成熟,与MACX系统一样有着精美的视觉体验,操作体验上比其他手机高出一个档次。更重要的是,苹果创造了一种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企业和个人开发者参与手机程序开发。以前,第三方的手机游戏等程序等发布,都是与运营商合作,程序开发者苦于没有发布平台,被迫忍受流通环节的层层“盘剥”,没有多大的利润,开发动力受到制约。苹果借鉴iTune商店的成功经验,2008年7月允许使用第三方程序,并创造了程序商店平台,消费者可直接在商店购买开发者的程序。三七开的分配模式;免费程序可通过广告获得收入;庞大的下载量;乐于购买付费服务的消费群等,极大地激发了开发者的创造激情。最后,苹果赢得了消费者、市场和利润,消费者赢得了更多的应用体验,开发者赢得了更多的收入,可以说达到了三赢。目前,苹果的iOS程序商店已拥有40万个程序,下载量突破了100亿次,软硬件销售旺盛。华尔街日报、南方周末、日本经济新闻、Yahoo音乐等程序,只在iPhone平台上有,Android虽然也有彭博财经,但iPhone上更有文章图片和音频资料。实际上,不光iOS的第三方软件数量令其他平台不能望其项背,质量方面也无可匹敌。付费游戏——愤怒的小鸟,在iOS平台上一举成名并被大量下载后,其他手机操作平台比“愤怒的小鸟”还要愤怒,以致该游戏被各平台疯狂地移植。也许相对于Android的开源系统,iOS显得比较封闭,但是对于开发者,iOS的底层系统并没有多大意义,就像用户使用程序时,不需要知道程序的代码是什么一样,开发者也无需知道底层的核心库是怎样的,只要进行应用开发即可。iOS的成功离不开iPhone,iPone的成功离不开乔布斯,他在危难之际将苹果从低谷带到了顶峰。到底是苹果成就了乔布斯,还是乔布斯成就了苹果?笔者更愿选择后者,因为苹果成功的背后,乔布斯和他创新的商业模式实乃功德无量。如今乔布斯身患重症,如果不能重返苹果,苹果的传奇是否会被终结?笔者不禁对iOS的命运感到担忧。但李开复博士发表的博文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角度,苹果未来两年产品的布局已经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