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38页建構學習社群促進教師知識創新與創意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台北市敦化國小為例-研究摘要在知識社會中,學習係持續發生於人類的生活周遭中,人類經由學習不斷的累積知識,建立起個人與組織的知識體系。若是能夠建立組織持續學習文化,透過組織成員知識與經驗對話,勢必將有助於提升組織績效與成員專業之成長。身為二十一世紀的教師,若不能與時俱進,在專業上追求卓越的進步,將難以適應資訊快速變遷的社會。本研究以臺北市敦化國小教師為行動研究的主體,由校長擔任召集人,組成校內教師學習社群,在彼此互信、互賴、互助的情況下,透過教學觀察、專業對談、教學研討等,一方面增加專業新知,一方面分享各種創意教學法,再藉由資料的收集、自我省思、臨床實驗、腦力激盪、網路資訊分享與討論等方式,激發出創新的教學方法與技能,並以實際行動研究的方式,透過至教學現場實際教學及記錄教學心得,繼而將發現之問題,與學習社群的老師們討論改進之道,而後再回歸到教學情境中實際應用,以提昇參與本研究的教師們知識創新與教學創新的能力。茲將本研究結果經分析後之發現摘要如下:1.本次研究的教師們多為經驗豐富的資深教師,其專業背景以師範體系為主,平均年資為20.78年。從進修背景去看,教師們的學習心態很積極,其執教的科目多以國語、數學、自然科為主,亦有資優教學的經驗。從個人接受新知的管道去看,則以閱讀書報為主,網路資訊亦是教師們經常利用的管道。從教學上去看,教師們多以講述法為主,但會視課程種類的不同而運用其他的方式,如討論法、表演法或實地體驗等。2.本研究之網路學習社群的建立,使教師們能透過資訊平台交流資訊,然而由於硬體設備或個人習慣上的障礙,上網的次數並不如預期理想,但經由訪談得知,部份教師認為可以從網路上得到相關的回饋和資訊,是增強個人上網的動機之一。3.本研究團隊之教師有多年的教學經驗,透過訪談與小組交流,發掘了許多個人寶貴的隱性知識,從對話的分析中亦可得知教師創新教學能力的提昇。經由對教師們創意教學資料的整理,可分析出共同的創新特色,此亦為本研究知識創新的目的。4.透過實地的創意教學觀摩,教師們從平時的討論中激盪出個人有特色的教學法,再經由團隊的互動中,一方面肯定教學上的創新,亦能接受團員給的支第2页共38页第1页共3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38页持性建議,進而提升個人教學創新之能力。壹、緒論一、研究背景與重要性在知識社會中,學習係持續發生於人類的生活周遭中,人類經由學習不斷的累積知識,建立起個人與組織的知識體系。是以,如何促進知識工作者達到終生成長與知識創新之策略乃為重要課題。因此,若是能夠建立組織持續學習文化,透過組織成員知識與經驗對話,勢必將有助於提升組織績效與成員專業之成長。身為二十一世紀的教師,若不能與時俱進,在專業上追求卓越的進步,將難以適應資訊快速變遷的社會。教育部為因應快速資訊時代的來臨亦於民國八十三年起,即訂定相關法令來提供教師從事進修活動的依據並確保教師進修活動的成效,與教師在職進修相關的法令有:教師法及施行細則、師資培育法及施行細則(教育部,1999)、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在職進修辦法、以及教師研究獎勵辦法等條例(薛曉華,1996)同時,教育部中教司也於民國八十八年(教育部,1999;彭烜柳,2001)提出建立教師終生進修策略,包括:(一)規劃教師終生進修制度:委託學術團體或專家學者,就整體教師進修制度的建立深入研究,集思廣益並凝聚共識。(二)建立教師終生進修法制:透過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教師研究進修獎勵辦法等相關法令的修訂,以落實依法行政,推動教師在職進修。(三)整合教師進修組織:結合中央及地方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研習進修機構、師資培育機構、各中小學,共同建構教師終生進修體系。(四)增闢教師終生進修途徑:協調並鼓勵各師資培育機構、教師研習機構、一般大學院校及民間團體辦理各項教師在職進修活動,可結合遠距教學、網路進修及學校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