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建立“长三角”醇醚燃料推广应用示范区的战略性思考——在浙、苏、皖、赣、沪四省一市建立醇醚燃料示范区的建议——浙江久然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李东升“长三角”地区由沪、浙、苏等省市组成,皖、赣两省也逐渐进入这一经济区域,该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是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是被世界公认的世界第六大都市圈,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先导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该区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能源消费需求量大与能源供给不足的矛盾长期存在,使得这一区域的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为了促进浙、苏、皖、赣、沪四省一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开发煤基醇醚清洁燃料,是这一区域现实可行的选择。在诸多替代能源燃料品种中,煤基醇醚燃料可成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品。初步构想在浙、苏、皖、赣、沪四省一市连片共建《煤基醇醚燃料试验示范区》。本文就其战略意义、发展优势、区域协调及政策措施等作一研究并提出有关政策性建议。7.1浙、苏、皖、赣、沪四省一市建立醇醚燃料示范区的战略意义1、有利于满足四省一市在未来发展中对能源的需求增长长三角地区以全国2%的陆地面积和约10%的人口数量,创造了全国22%的GDP,工业产值更是占到全国的26%,进出口额占全国的1/5,而能源消费量占全国总量的16%左右。[1]由于能源资源极为匮乏,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对“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成为阻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难题。以浙江省为例,从1995年到2007年,浙江省石油终端消费量从573.33万吨增加到1981万吨,年平均增长10.9%。2008年,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成品油及石油制品占20.8%,比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江苏省一次能源资源匮乏,人均占有煤炭资源量仅占全国人均占有量的6.83%,石油探明可采储量只占全国的0.2%,一次能源自给率低,大约80%需要从省外调入。[2]能源匮乏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未来四省一市的能源燃料需求将快速增长,单一的燃料结构已很难满足“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发展甲醇燃料对满足这一区域能源供给和市场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促进能源结构多元化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2、有利于缓解四省一市能源对外依存度偏高的困境“长三角”地区一次能源的自给率很低,绝大部分能源资源依靠区外调入或进口:上海的一次能源全部需要调入,2007年,上海能源对外依存度就达90%。浙江省的一次能源95%以上靠外调,江苏省略有能源资源,但煤炭的自给率仅25%,油气自给率只有10%。[3]2008年,浙江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1229万吨标准煤(等价值),比上年增长5.1%。浙江省净调入和进口能源1374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3%。浙江省一次能源自产率为3.5%(当量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值),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其中,从外省调入能源10874万吨标准煤,进口能源2871万吨标准煤。浙江省能源资源外向依存度偏高,90%以上的能源靠外省调入或依赖国外进口。受外部价格、资源采购、运输等约束,四省一市能源供需矛盾始终比较突出。在此条件下,2020年“长三角”地区GDP要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能源的需求量必将大幅度增加。能源短缺已成为“长三角”及周边地区面临的一大难题。必须寻找更合适的能源燃料作为补充,而甲醇作为新型的车用燃料具有许多优势。甲醇是一种环保型、可再生的能源燃料,可以从煤、木材、天然气、石油伴生气、植物秸秆、可燃冰,甚至城市可燃垃圾等物资中提炼或合成。从科技发展的趋势看,二氧化碳也有望成为合成甲醇的原料。而目前国内甲醇资源丰富,用其替代成品汽油,可缓解成品汽油紧张状况。因此,把甲醇燃料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四省一市发展的重点能源产业也是一项良策3、有利于改善四省一市环境状况“四省一市”在经济高速发展条件下,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根据浙江省环境公报,“十一五”末期,浙江省酸雨频率逐年上升,酸雨率已达83.7%,部分城市超过90%,二氧化硫排放量不降反升。[4]近几年,上海市气温每年上升0.1%,这与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