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业评论――知识管理专刊内容主题:知识管理:点亮组织智慧。内容:刊首语(哈佛的声音)…………………………………………………………….。。。。。。。。。理念和观点1、知识创造型企业(野中郁次朗)2、知识管理是一种处事态度(徐霞)3、知识管理的体系思维(杨健伟)4、后ERP时代的EKP应用(夏敬华)5、解决方案专页实战和案例1、像经营媒体一样经营知识——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管理持续建设(陈利华)2、知识化协同工作平台推动中的变革智慧(孙榕璟)3、高管门户支撑企业战略管控知识化(周伟)4、智慧的项目——K化的项目运营(孙榕璟)5、创新梦工厂支撑创新2.0落地(刘向华,夏敬华)6、门户应用中的热点问题(蓝凌研究院)研究和方法K运营(陈利华)知识型工作评估模型(蓝凌研究院)知识管理,你准备好了吗?(夏敬华)刊首语知识管理,点亮组织智慧凡是不同行业、不同地域能持续成长和长盛不衰的组织,能够经历时间和竞争的洗礼傲然屹立,总有一种非常坚韧的DNA(组织智慧)存在,这种由组织根据前人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经长期的实践而提炼出规律性的精华,在组织内部经过固化、共享和传承后,成为组织长盛不衰的核心基因,它如同组织的导航塔,指引着组织中的每一个员工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并不断挑战环境和市场的变化,引领组织穿越时空隧道,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在全球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和赞赏,但中国企业也面临从制造向创造的转变,这个转变客观上要求更多的中国企业转型为知识化组织,把如同大自然稀世珍品钻石一样蕴藏在组织中的智慧充分挖掘出来,让组织智慧在此大时代背景下呈现钻石般的价值。作为中国知识管理高端解决方案引领者的蓝凌,深刻认识到这一行为对中国企业的价值,联合哈佛《商业评论》和IBM,旨在中国掀起一轮点亮组织智慧的行动。《知识管理-点亮组织智慧》专刊的出版也是此行动中的一个环节。正如您打开这本精美的专刊所看到的,蓝凌人和蓝凌伙伴们正尽力挖掘和呈现智慧化之旅中的观点、故事,期望通过哈佛《商业评论》这个高端平台抛砖引玉,把多年来在知识管理领域的最新思考和鲜活实践,呈现给高质量的读者。若本专刊的某些观点、某个案例对您有一丝触动或者借鉴作用,并能应用于自己组织而产生价值,也不枉他们的苦心。如何借助知识管理点亮组织智慧?总结成功者的经验,发现他们通常会坚守三个方面:一是在战略上重视组织智慧的积累和传承,这通常关乎企业领袖的视野和洞察力;二是建立独具魅力的知识型文化和制度保障体制,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员工的文化和背景、期冀和抱负呈现多态化是个客观趋势,因此企业文化和制度方式赖以立足的价值观,必须能够凝聚、传承、感召和留住来自世界各地的知识型员工;三是离不开一个强大的知识化支撑平台,它就像一本空白的书,让组织在上面不断书写辉煌,形成组织自身的“四库全书”和“资治通鉴”。组织智慧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任何行业的企业都可以从“知识化向智慧化组织演变”。组织智慧也许开始的光芒会弱小,但只要坚持从战略、文化和平台这三个方向持续实践、评估和优化,假以时日,组织智慧必会如钻石般溢放光芒。让我们共同迈向智慧之旅!让我们用心中的激情和理想一起点亮组织智慧!蓝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徐霞(2009-4-23)知识创造型企业野中郁次郎(IkujiroNonaka)内容摘要:在不确定性就是唯一确定因素的经济环境中,企业持续性竞争优势的一个可靠来源就是知识。然而,很少有管理者能够了解“知识创造型企业”的真正本质,就更不用说懂得如何管理这样的企业了。本文最初发表于1991年,作者是日本的组织理论家野中郁次郎。作者认为,西方传统的管理思想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点,即把组织视为“处理信息”的机器。根据这一观点,只有正规的、系统性的东西才可称为有用的知识。但是,对于知识及其在企业中的作用,管理界还存在另一个观点。而这种观点在本田汽车、佳能公司、松下电器、NEC、夏普公司、花王公司等极为成功的日本企业中最为普遍。这些企业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管理新知识的创造。作者把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