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防护、道路山体滑坡、塌方处理方案处置方案批准:审核:编制:2016年3月xxx风电场自然灾害防护、道路山体滑坡、塌方处置方案一、技改背景:xxx风电场场址距城约30km,海拔高程在2260米~2663米之间。xxx风电场一期装机容量48兆瓦,拟安装单机容量为2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24台。风电场于2013年12月10日投产发电,2014年10月风机通过240进入质保期。二、技改原因xxx风电场修建于平坦开阔的山顶地带,区域内衣荒草地为主,零星分布有灌木林、低矮乔木,海拔高程在2260m~2663m之间。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局部有山体滑坡现象,雨季降雨量大,道路出现塌方次数多,需要进行清理。部分道路排水沟不能满足排水需求,对排水量较大的地段扩建排水沟;塌方路段进行清理或修建挡土墙;清理排水沟,使排水通畅;修复被雨水冲毁路面;保障检修车辆安全正常通行。多台风机基础边坡已出现沟壑,接地网有部分外露。需对风机基础边坡进行整改,将沟壑填平,对裸露的接地扁铁进行覆盖,对存在滑坡隐患的边坡修筑挡土墙,并恢复植被。三、技改工作计划本次技改工作是针对环保水保验收复查整改项:对塌方路段进行清理修筑挡土墙并恢复植被,对不能满足排水需求的路段扩建排水沟,使排水通畅,修复被雨水冲毁的路面;对风机基础边坡的沟壑进行填平处理,对裸露的接地扁铁进行覆盖,在存在滑坡隐患的风机基础边坡修筑挡土墙。技改后的效果:道路排水沟满足雨季排水需求,有效控制道路边坡滑塔现象,道路平整满足风电场检修车辆通行需求。道路绿化满足环水保要求。有效控制风机基础边坡滑塌现象,确保风机基础边坡无第1页共16页明显沟壑,无外露的接地扁铁。计划时间如下:4月1日到4月31日(方案审批、立项)5月1日到5月31日(采购、询价)6月1日到7月31日(项目实施)8月1日到9月15日(项目验收)四、具体方案1、道路平整:对被冲毁的里面进行修复,填平道路坑洞,将道路上的滑塌物清除干净;2、排水沟疏通:对被堵塞的道路排水沟进行疏通,确保排水畅通;3、新修排水沟:对不能满足排水需求的路段重新修筑排水沟,加大排水容量,并进行相应的硬化处理,以防止排水冲刷形成沟壑;4、修筑挡土墙。在易塌方路段修筑挡土墙,确保有效控制道路边坡的滑塌现象。5、风机基础边坡修筑挡土墙,防止风机基础边坡垮塌;6、对风机基础边坡沟壑进行填平处理,并修筑排水够,防止雨水冲刷后再次形成沟壑;7、对外露的接地扁铁进行覆盖,覆盖后测量风机接地网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8、植被恢复。对道路及风机边坡进行植被恢复。五、注意事项及安全防护措施1、施工过程中不能占用未征用的土地;2、施工前应对地下的管线做好勘察,做出明显标志;3、在施工路口设置安全巡逻人员,引导车辆和行人绕行安全地带;4、施工现场应设置局部围挡,符合文明施工要求。第二篇: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应急演练方案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应急演练方案(2013年)批准:审定:编制部门:冰峰风电场编制时间:2013年06月一、总则冰峰风电场地处1600-2500m高山地区,夏季雷雨天气较为频繁,针对冰峰风电场易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特殊情况,为增强员工预防泥石流灾害意识,提高单位员工防灾救灾第2页共16页能力,6月18日,冰峰风电场组织开展了防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应急救援演练,有效检验应急小组的指挥能以及实战水平。二、演习的目的和内容1、让全场职工进一步了解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2、检验风场在事件突发时反应是否快速,应急措施是否合理,安全保卫工作是否到位。三、演习时间:2013年6月18日四、演习地点:冰峰风电场架构区后门上山道路五、组织机构和职责总指挥:张军副总指挥:何乾、王福强应急抢险组:张志厚、任亮民、王宁交通治安组:吴德、曹晔医疗卫生组:付湘濡、张蕾、胡亚娜设备抢修组:徐瑞龙、黄光远、郭东阳六、情景模拟1、演练现场:由于连日雷雨天气,导致上山道路发生山体滑坡。6月18日下午15:30巡视人员巡视发现架构区后门上山道路发现宽10米,高4米的滑坡体,已影响到上山道路及排水沟,滑坡体可能会扩大并影响交通及架构区内设备。巡视人员立即向当值值班长何乾报告。之后值长向风场场长张军汇报情况。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