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的和谐供给模式对策思考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在对中低层收入家庭实行分类保障过程中所提供的限定供应对象、建设标准、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等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其实质是政府利用国家和社会的力量,通过行政手段为中低层收入家庭提供适当住房,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保障性住房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性租赁房、安置房和两限商品房。这五个方面的保障性住房的出现,是国家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的经济收入人群,提供的不同类型的住房供应。一、保障性住房和谐供给的重要意义从住房保障的发展历程和政策制定过程来看,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呈现出“1978年以前的单位分房和农民自建房”、“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中期的集资合作建房和‘安居工程’”、“1998年至2007年的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开始建设”和“2007年至今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对低收入困难家庭的全覆盖”明显的四个阶段性特征。四阶段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同归于建设保障性住房是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国家关注民生,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一)建设保障性住房是管理通胀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在2010年1月中央出台的“国十一条”中,加大各类保障房供应量再次成为政府平抑房价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全国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较快,有的城市房屋租赁价格也明显上升,给群众改善住房条件带来很大压力,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之一。特别是,住房价格持续过快上涨,容易形成房地产“泡沫”,带来潜在的或现实的金融风险,扰乱乃至破坏经济正常循环。在这个问题上,国际上有不少深刻教训,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美国发生“次贷”危机,都与房地产“泡沫”有关。保障性住房和谐供给,既可以增加住房有效供应,分流商品住房市场需求,还可以稳定群众住房消费预期,对市场起到“镇静剂”的作用,有利于管理好通胀预期,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保持下去。(二)建设保障性住房是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实现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背景下社会和谐的需要。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继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后,又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实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士皆欢颜”是建设国际旅游岛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大背景下,房地产问题变得异常的敏感,房地产市场存在着严重的市场失灵现象,表现为房价过高,供给和需求之间严重失衡,一方面大量的城镇居民买不起房,而另一方面大量高价房空置。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面对买卖两头困境的奇怪现象,政府宏观调控这时候显得尤为必要和有效。政府通过再分配行为纠正住房流通机制对社会福利函数的偏离,而保障性住房制度能对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托底”。这种做法顺民意、解民忧,有利于纾缓群众困难,调节收入分配关系,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有利于体现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建设保障性住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增长质量效益的内在要求。保障性住房建设一头牵着发展,一头牵着民生,既能增加投资,又能带动消费,对扩内需、调结构、转方式具有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增加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支出,可以发挥乘数效应,发挥房地产业链条长的作用,带动大量社会资金投入住房建设,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群众有了新居,要进行装修,购买家具、电器和其他生活用品,还会直接扩大消费需求。解除居住的后顾之忧后,居民的消费信心和能力也会增强,从而增加其他商品的即期消费。还要看到,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不仅对全局发展有利,而且对地方发展有利。此外,地方如果人居环境差,还会影响市容市貌,影响投资与发展环境,影响城市长远发展。近年来,海南省通过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特别是推进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既解决了贫困人口集中成片居住的问题,促进了社会结构优化,又改善了城市环境和形象,吸引各类生产要素集聚,实现了产业再造和经济转型,起到“建设改造一片、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