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有机保温材料安全之殇(一)【编者按】一年多前的央视大火,有机保温材料挤塑聚苯板XPS作为火势蔓延的“帮凶”引发诸多争议,近来的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据公安部消防专家分析,新型节能保温材料聚氨酯就是致火灾的五大因素之一,聚氨酯就此天下皆知。继央视大火之后,保温材料的应用再次引发社会的高度重视与深度思考。作者:21世纪门窗幕墙网评论员丁俊2010年11月15日下午,上海胶州路718号28层的教师公寓发生大火,28层的住宅楼由外而内化为一炬。酿成至少58人蒙难,56人失去联系,71人尚在医院治疗的特别重大火灾责任事故。火起之初,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728号楼正在进行外墙节能改造,这个项目是由静安区政府主导的“民心工程”,电光火石之间,“民心工程”变身“夺命灾难”。一年多前的央视大火,有机保温材料挤塑聚苯板XPS作为火势蔓延的“帮凶”引起诸多争议。此番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据公安部消防专家分析,新型节能保温材料聚氨酯就是致火灾的五大因素之一。使大楼快速过火并产生剧毒氰化氢气体导致多人死亡的聚氨酯这种新型外墙有机保温材料被推上公众“审判席”。人们开始担心,这种可燃并能产生有毒气体的材料如果被开发商广泛采用,一旦房屋着火,就可能重蹈覆辙。有人甚至在网上呼吁,完全禁用聚氨酯等有机保温材料,甚至立即拆除全国所有楼宇中使用的聚氨酯材料。既要节能也要防火,有机保温材料安全之殇成为了建筑保温隔热及节能改造无法绕开的话题。那么,节能性能卓越但又可燃的有机保温材料该不该禁用呢?如果禁用,在节能减排的高标准要求下我们还有可选择的材料吗?无疑,此次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将很可能影响到我国建筑保温隔热及节能改造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幕墙行业来说,高层建筑领域作为幕墙的主要应用领域,节能与安全的矛盾也是最突出的,建筑保温隔热作为幕墙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如何做到既保温隔热又安全可靠,特别是在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案后,值得我们广大幕墙从业者总结与反思及未来发展的思考。保温材料元凶——聚氨酯建筑物中使用保温材料可以保暖隔音,提高居住的舒适度,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温材料对节能减排的贡献,在“十一五”提出的建筑节能发展目标中,建筑节能贡献率要达到20%,即节约1.2亿吨标准煤——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保温材料铺设在内墙保温效果不够理想,所以现在的保温材料通常都在外墙铺设。目前,市面上供应的民用外墙保温材料主要有聚苯板、挤塑板和聚氨酯泡沫。前两种材料的使用早于聚氨酯泡沫,现在仍有部分楼宇使用这些材料。与聚苯板和挤塑板相比,聚氨酯泡沫具有保温性能好、耐热性能好、使用寿命长、质轻、运输及施工方便等优点,耐水性也不错,价格则稍高。目前,聚氨酯泡沫已经逐渐取代了它们,成为外墙保温材料的首选。正在进行外墙节能改造上海静安教师公寓,据提供保温材料公司的该项目负责人的表述,翻新工程外墙使用的是硬泡体聚氨酯材料(下称聚氨酯)。这种材料由于防火性好、环保、无毒,被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所采用。作为一种有机保温材料,聚氨酯泡沫也免不了所有有机保温材料共有的缺点:易燃、耐高温耐火性能差、高温下释放大量有毒有害浓烟等。有记者从施工现场取回一块保温材料,用打火机点燃,一部分很快熄灭,另一部分则迅速燃烧起来,不仅火焰很大,还发出浓重的刺激性气味。据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卢国建介绍,用于建筑保温的材料,本身应该具有一定阻燃性,但这类材料的阻燃处理技术要求很高,“上两周我们刚刚做了4组试验,发现即使在聚氨酯表面抹上3一5毫米的水泥砂浆,防火性能还是很有限的,而未经阻燃处理的聚氨酯非常易燃,在国外被称为‘固体汽油’,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热量”。出现前述情况,可能是产品阻燃处理不均匀造成的。正是由于聚氨酯泡沫材料易燃、耐高温耐火性能差这样的原因,胶州路大火的火势蔓延得非常迅速。有人用现场拍摄的照片对比发现,短短6分钟,大火就从十楼一直扩展到了最高的二十八楼,整幢大楼都处在了熊熊烈火之中。更要命的是聚氨酯泡沫燃烧以后,会释放一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