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参赛教案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课时:1(3)学科:语文二、教学课题(《春到梅花山》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又”、“扌”、“自”、“宀”,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课时目标】1.继续学习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自”、“宀”,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课件三、教学方法及思路【教学方法】:借助图片,紧扣词句,通过朗读,在学生的心目中形成画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教学思路】:教学时先设置闯关游戏,激趣复习第一课时学习的内容,用闯关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复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文教学时让学生入景入情,精读感悟。两个自然段分两个层次展开。采用的变序的手法,先教学第二自然段,让学生自己读,说说读完的感受,最大的感受就是来看花的人多,人们喜爱梅花。教第一自然段放手让学生读,边读边想读出了什么?1读出梅花的不怕冷,抓住“早春”、“寒气还没退尽”体会;2读出梅花的多,借助插图,抓住“满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片片彩云”、“一朵一朵”等词体会;3读出梅花的美和香,抓住“晶莹透亮”、“淡淡的清香”这些关键词体会,其中“晶莹透亮”比较难理解,可以出示梅花图片让学生观察理解含义,再让学生说说还见过什么晶莹透亮的东西,从而能学以致用。这样让学生整体感受梅花的形、色、质、味,并用朗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本课的重难点也就突破了。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一篇非常优美的课文,让我们一起美美的读课题。(生齐读课题:春到梅花山)二、复习那么课文中的词语,你会读了吗?(出示词语)指名分行读,生齐读,教师相机评价鼓励。【百度搜索】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C3%B7%BB%A8%CD%BC%C6%AC师:你觉得梅花山的梅花怎么样啊?用一两句话说一说,如果能用上这些词语就更好了。(学生练习说话)三、精读训练学习第二段师:你们喜爱梅花吗?(板书:喜爱)许多人也像你们一样,也非常喜爱梅花,那我们一起去梅花山看看吧!(出示第二段)谁愿意美美地读读这个自然段呢?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思考:在这段话中,从哪儿可以看出人们非常喜爱梅花呢?指名学生读。师:你从哪儿看出了人们非常喜爱梅花呢?(学生汇报,交流)(课件强调“涌动着看花的人流”。)【百度搜索】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2ODEzNjM2.html师:看,这就是涌动着看花的人流。你看:老人、小孩、姑娘、小伙儿都来到了梅花山,梅花山的大道上到处是欣赏梅花的人们,就像潮水在不停地流动。你能读出来吗?(出示课件和第二自然段)指名生有感情地读。师:这么多人置身与梅花山中,你猜他们会做什么呢?(学生自由练习说话,师注意评价鼓励)师:歌声,笑声融合在一起,大家在梅花山玩得非常欢乐。这里成了——(出示:欢乐的海洋)你能读出人们欢乐的心情吗?(指名学生读第二自然段)师:看来,小朋友们和图上的人们一样,都很喜爱梅花。(手指板书)拿起书,一起读出你们欢乐的心情(生齐读第二自然段)学习第一段过渡:人们为什么喜爱梅花呢?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并思考。(学生自由读课文的第一段)老师引导:人们为什么喜爱梅花?学生汇报(预设):1.因为梅花很美(板书:花美)师:你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梅花很美的呢?学生汇报: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出示梅花图)【百度搜索】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E%A7%D3%A8%CD%B8%C1%C1%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