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精编试讲稿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一、导入。请同学简要点评今天的“课前演讲”,那么,我们知道演讲是一门语言艺术,好的演讲,不仅可以传达你的思想、观点、感悟,引起听众的共鸣,而且可以展现演讲者深厚的学术修养及人格魅力。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梁实秋,走进梁任公先生的这次演讲,进一步得去感受他的演讲魅力、领略他的个人风采。二,展示学习目标三,回忆上节课内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一位才华横溢,率真潇洒,有着真性情,风趣幽默且有较高威望的学者任公。任公的形象是如何得到完美的展示呢。(一)(明确)对梁任公先生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一系列的细节描写与刻画,将任公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我们称为“正面描写”(举例——课文原句)“开场白”的模仿。(析)这是梁任公演讲的开场白,写出了其独特表情特点——既谦逊又自信,甚至还有一丝孩子气。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及动作描写,先生风趣幽默,而又直率的一面展现在我们面前。(二)、(明确)除此之外,通过周围人及作者的反映,评价等来突出表现任公的形象,我们称为“侧面描写”。(举例——课文原句)。(过渡)梁任公先生除了有学问,有文采之外,还有哪些气质特征呢。四、深交任公(探讨)梁启超先生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一文中引用了很多诗文,梁实秋先生在这篇回忆文章中只提到三处,原因是什么。(一)《箜篌引》有着怎样更丰富的悲剧内涵。联系梁启超先生的生平事迹来看。(ppt显示全文)(师)“箜篌”是第1页共4页一种古老的弦乐器,形似今天的竖琴。其声凄凉悲怆。《箜篌引》所引的典故“公无渡河”出自晋人崔豹《古今注卷中.音乐第三》,该乐曲是由朝鲜水兵霍里子高的妻子丽玉所作。一天早晨,霍里子高去撑船摆渡,望见一个披着白发的疯癫人提着酒壶奔走。眼看那人要冲进急流之中了,他的妻子追在后面呼喊着不让他渡河,却已经来不及了,那人终究被河水淹死了,女子拨弹箜篌,唱《公无渡河》,其声凄怆,唱罢也投河而死。公无渡河——劝诫。不能渡,渡河意味着死亡。(所有人深知这点)公竟渡河——质疑。明明知道渡河会死,为什么还要渡呢。堕河而死——结果。渡河导致死亡,这个悲剧是无法避免的。将奈公何——追思。悲剧发生了,这是哭泣却也无法改变的结局。1、你如何评价这个人的行为。。(明确)他无畏死亡的恐惧,面对死亡也毅然执着。。(师)王国维曾评价“这十六字构成中国诗坛最悲怆凄凉的一幕,是用血写成的,”2、任公讲这首诗时,有这般感慨,这种直面死亡的勇气、执着的精神令他想到了谁呢。(请结合梁启超的生平年表回答)(明确)谭嗣同或戊戌六君子谭嗣同被杀,其实他本可以不死。当时日本使馆已帮他做好了逃往日本的准备,但他坚决不肯逃离。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开始,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师)梁启超由诗中这个强要渡河的人想到了谭嗣同等维新之士,谭嗣同等人甘愿牺牲以救国民的勇气与爱国情操,让先生为之敬仰,为之感慨。梁启超如此之悲也正是因为他的一腔爱国情怀。(二)那么,任公在讲到《桃花扇》里左良玉的唱词时,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这又是为何呢。第2页共4页《桃花扇》是清代孔尚任的戏曲,主要记录南明王朝的事情,借主人公的悲欢离合,来悲叹明朝灭亡的。1、那么大家也就知道了其中所说的高皇帝是谁了吧。此段表达的是左良玉面对崇祯皇帝驾崩末世来临时无可挽回的叹息,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崇祯皇帝。(明确)崇祯皇帝,他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即位后,立即剪除魏忠贤的势力,希望国家能强盛起来,在位十七年间,不溺于声色犬马,而是勤于政事,只可惜当时明朝大势已去,积重难返,江山移人,他在清兵攻入北京城后自缢而死。2、崇祯皇帝确实是一位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可是崇祯帝死去距梁先生当时的演讲已近300年,和任公先生也没什么直接关系,先生却是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由崇祯帝想到了谁。究竟又是什么牵动了先生内心怎样的伤痛。(明确)光绪帝,他悲的是自己曾经追随的皇帝刚刚起飞就折翼,悲的是国家的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