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科研发展之路,促园所可持续发展(发言稿)九年级政治第十六课可持续发展第三框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学习目标:(用着重符号标明重点或难点)知识目标。理解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需要。能力目标。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二、学习重难点: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把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三、课前感知:1、可持续发展含义、要求。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的和谐,实现与相协调,坚持走生产、生活、生态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树立一种新的观念——观,保持人与自然的发展,能够认识自己对、社会和的责任。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人口,资源,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这一重大战略。要把控制、节约、保护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3、重视环境保护:坚持在中解决环境问题,积极探索与经济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打击破坏环境的行为,逐步提高环境保护的水平,不断调整和改善,实施大规模工程,严格控制排放总量,治理地区的环境和生态,不断增强是的能力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提升。-1-22、(10分)阅读下列表格,回答问题:第1页共3页表1我国有关资源占世界总量的比重16.0%煤炭1.8%石油0.7%天然气表2生产1美元产值平均消耗原油比较发达国家211克日本130克中国800克(1)表1和表2分别反映了什么情况。(2分)(2)依据表1、表2说明我国应实施什么战略。请你谈谈对这一战略的理解。(8分)【老师指导】:解题思路:五、达标检测1、据报道,我国有关部门作出决定。从2001年到2010年,将北大荒的3000万亩耕地重新变成茫茫林海,实现退耕还湿地300万亩。这一决定a、违反我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b、使我国的耕地面积减少,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c、能环节我国粮食过剩的压力,使粮食价格下降d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2、某校初三学生举办了以“环保行动”为主题的小论文征文活动,大家都认识到保护环境的是每个学生应尽的责任。下列有利于保护环境的行为有a、使用一次木筷b、个同学寄去纸质货卡c、将废电池进生活拉圾箱内d、利用家中的旧衣物、剩布头等,做成布袋子,实行绿色购物3、造成环境问题的因素是所方面的,对中国生态环境构成呢感最大的威胁的是a.来自工业的废气物b.来自北方干旱少雨c.来自人口的压力d.人们环境意识的4、下列属于我国基本国策的是①对外开放②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③计划生育④改革开放第2页共3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2010年5月16日出台的《攀枝花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力争2015年,全市林业年产值、农民人均从林业获得的年纯收入,从2009年的9.08亿元和610元,分别提高到20亿元和1200元;到2020年全面完成环城生态景观林建设,把攀枝花打造成山清水秀、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国家级森林城市。这表明我市①重视林业的发展,减少工业生产和污染②重视环境保护,减缓经济发展③重视环境保护,力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④走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④6、坚持“好”字优先,推动科学发展,需要坚持①科教兴国战略②可持续发展战略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④以教育为中心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7、有人将李白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改为“两岸难闻猿啼声,轻舟难过垃圾山”。改写的诗句反映出我国a.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极为严重b.环境破坏比较突出c.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改善d.长江流域野生动物已经绝迹8、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发展经济的任务非常重;另一方面,环境压力也十分大。而环境压力主要是由于人口多、资源少、环境污染严重造成的。请问:(1)我国应落实什么战略、什么国策来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2)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怎么做。(3)珍惜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