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法慎行远离职务犯罪质监局预防职务犯罪讲稿畏法慎行,远离职务犯罪各位领导、同志们:廉政教育始于从政之初。所以,我很高兴借这次预防职务犯罪教育活动的机会,以畏法慎行,远离职务犯罪为题,与在座各位进行交流、讨论,希望对您会有所帮助。十八大后反腐的力度和决心空前加大我想这是大家的共识。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预防出生产力,我们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对于肩负惩治和预防腐重任的检察机关来说更是责无旁贷。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统计,2008年2013年3月间,五年来,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165787件218639人,其中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13173人(含厅局级950人、省部级以上30人)。加大惩治行贿犯罪力度,对19003名行贿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严肃查处执法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立案侦查行政执法人员36900人、司法工作人员12894人。会同有关部门追缴赃款赃物计553亿元,抓获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6220人。这5年间,平均每天90件119人。县处级每天立案71.3人。我今天着重讲四个问题:什么是职务犯罪什么是职务犯罪预防。职务犯罪预防的必要性与质监局有关联的刑法罪名职务犯罪成本分析什么是职务犯罪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利用手中的职务和权利,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害了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了国家对公务活动的,依照刑法应当处以刑罚的第1页共13页犯罪行为。而职务犯罪的危害是及其严重的。在做的各位都属于国家工作人员,是行政执法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范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职务犯罪都是具有一定权利的人员实施的犯罪行为,这种行为具有欺骗性和隐蔽性,且这些人手中握有权利,能直接地决定各项人事和事务。有些事物从表面上看来是合法地犯罪,因此犯罪比较容易的行成,这更会助长他们的犯罪心理,实施更大的犯罪。近几年来,我国职务犯罪一年比一年多,涉及的犯罪数额一年比一年大,都说明了这一问题。十八大结束之后,政坛反复重拳接连出击。去年12月5日因涉嫌在省市规划土地出让项目中收受开发商高额贿赂的XX省委副书记李春城就是在此次反腐败冯宝忠落马的高官。11月26日被暴因涉嫌严重违纪接受调查的XX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吕英明、12月1日因涉嫌深圳大运会经费问题的XX市原副市长、大运会执行局长梁道行,均是因为经济问题落马。职务犯罪另一个危害方面在于对人的精神危害,对社会的腐蚀。在中国,由于历史原因,权利一直是人们关注和追逐的热点,并且对权力的人事产生了扭曲。一些人追逐权利,是为了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取更多的私利,这样就形成了花钱买官卖官,以权挣钱的恶性循环。职务犯罪多数表现为权钱交易、权色交易。11月23日,经XX市纪委调查核实,互联网上流传的不雅视屏中男性为XX市XX县区区委书记雷政富;11月30日,XX省农业厅副厅长单曾德网传其给情妇写承诺书一事经调查属实;12月9日,新疆XX县区公安局局长齐放,也因涉嫌包养情人,并利用职权为其双胞胎情人安排工作一案落马。以上几人,可谓最近落马官员中权色交易的代表人物。什么是职务犯罪预防。职务犯罪预防的必要性职务犯罪预防是指国家好社会针对一定社会历史发展时期职务犯罪的状况、特点、原因和条件,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运用多种手段,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国家工作人员产生职务犯罪的因素。以达到减少和遏制职务犯罪的目的。预防犯罪和惩治犯罪是犯罪前后不同阶段的二种处理手段。有时,我们强调惩治,惩治中也有预防;有时强调预防,预防也不忘惩治。如果说惩治犯罪是为了打击犯罪,那么预防就是为了从源头上杜绝或减少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