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全市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专业力量中开展“相约新时代、牵手新农村”公益帮扶行动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动员和引导全市广大社会组织走进基层,积极投身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大业中来,根据《山东省民政厅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扶贫办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鲁民〔2017〕81号)、《山东省民政厅、山东省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山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省管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双百扶贫行动”实施方案》、《中共泰安市委、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泰发〔2018〕2号)、《泰安市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泰扶贫组发〔2017〕3号)等文件要求,决定在全市社会组织开展“相约新时代、牵手新农村”公益帮扶行动(简称“牵手行动”),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重—2—要作用,组织动员有能力的社会组织,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与乡村开展“牵手行动”,将我市“大爱公益、星耀泰山”大型公益行动引向深入,为富裕文明幸福新泰安建设做出贡献。牵手行动计划组织引导不少于150家社会组织参与进来,其中市管社会组织不少于60家,各县(市、区)不少于15家,同时尽可能吸纳专职工作者,通过社会组织参与到牵手行动中来。到2020年,参加牵手行动的每家社会组织和每名社会工作者在乡村服务时间累计不少于3个月,为当地群众办实事不少于2件,条件较好的社会组织在牵手乡村建立长年工作服务站点,引进1项以上开发项目,在当地落地见效,为当地群众提供实实在在服务和帮助。“牵手行动”要把握以下原则:(一)党政引领、部门协同的原则。各相关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将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渠道、多形式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发挥信息汇集、资源链接、人才聚集、专业服务的优势,创新扶贫协作方式,实现社会扶贫资源的有效供给。(二)靶向定位、精准帮扶的原则。引导广大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专业力量立足自身、发挥优势,整合行业资源,挖掘内部潜力,形成团队优势,瞄准群众急需急盼的问题,量体裁衣,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活动。在牵手行动中打造特色项目和—3—品牌。(三)协作共建、联动推进的原则。社会组织开展乡村牵手行动,要融入到各级党委、政府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总体部署中来,在当地的总体框架内开展工作。工作上相互支持、密切配合,配套联动、融合发展。(四)讲求实效、诚信自律的原则。要结合当地实际,出实招、做实功,见实效。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坚持杜绝作秀走过场、雷声大雨点小、虎头蛇尾等现象。以实际行动赢得基层群众的信赖,提升社会组织公信力和影响力。二、主要内容引导各类社会组织立足自身特点,发挥行业优势和资源,在牵手行动中发挥作用。(一)牵手乡村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和生产经营相关社会组织的作用,结合牵手乡村的基础条件,科学制定帮扶项目,帮助制定乡村振兴规划,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帮助发展种植养殖、加工、手工、民俗旅游等当地特色产业,搭建产销平台、建设扶贫车间。支持和鼓励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特别对于农村“三留守”家庭和贫困家庭,通过项目实施,帮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创业,为他们脱贫致富提供扶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异地商会“两地熟”的独特优势,多渠道帮助结对乡村开展招商引资、招商引企,振兴当地经济。—4—(二)牵手乡村科技发展。发挥科技类、学术类、技能培训类社会组织人才聚集的优势,在扶贫中扶智,助力脱贫能力建设。通过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开展科技培训,使有需要的群众至少掌握一门实用技能,为他们致富提供智力支撑。开展科技跟踪服务,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操作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