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社会治理推进会交流发言材料完善农村社区社会治理是新形势下社会治理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复兴镇充分发挥群众会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群众会+”农村社区社会治理模式,谱写出一幅“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画卷。一、主要做法这些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复兴发展急需破解的困难和问题,紧紧围绕群众的所想、所急、所需,解决如何转变干部作风、如何提升干部综合水平、如何教育引导群众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积极探索贴切群众需求的有效工作途径。(一)通过“群众会+”教育引导群众。为了教育引导群众,我们的干部和群众面对面、口对口、心对心的进行交流,是村干部、能人结合实际先学一步,力争学懂学透,然后把政策法规转化成自己的认识,“翻译”成方言、土话,以群众身边的案例事例、农业生产、生活常识等切题,用群众语言,重点宣讲好政策、法律法规、生产生活、孝老爱亲等内容,彻底改变群众会上读书念报、官话套话空话的旧习,上联天线、下接地气,确保群众听得懂、听得进、有收获,我们将群众会与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有机结合,这些年来,我镇要求各村每年召开群众会不少于4次,大大提升了群众的素质,我们通过宣传教育,将全镇四万群众的心紧紧凝聚在了复兴镇党委政府周围。(二)通过群众会+”解决村民集中诉求。为了解决群众有苦无处诉、有理无人听的问题。我们通过召开群众会来让群众表达利益诉求。群众在大会上把自己所想、所急、所需、所看不惯的事件说一说、摆一摆,村民之间相互理解、村支两委密切关注、切实加以解决,把群众集中反映问题的方式制度化,有序引导村民集中诉说自己或村里的事,搭建诉求、处置、落实等工作机制,确保村民话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讲、困有组织帮、惑有政府解。3年来,全镇共召开群众会议200余场次,收第1页共5页集诉求事项600余条,处置反馈率达100%,极大地释放了群众的怨气,很好地构建了邻里和谐,同时也缓解了地方政府维稳压力,五年来,我镇没有发生一例到省到京非访,没有发生一起发生在群众中的恶性案件。(三)通过“群众会+”推进民主管理。近年来,我们通过坚持和完善“四议两公开”制度,确保村级组织议事决策科学、民主、公开。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征地拆迁、产业发展、“四在农家”创建等公益事业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均召开群众会大家谈、众人议、集体定,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尤其是在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上,都是通过群众会来民主议事、集体决策的,使财政奖补项目“跟着农民的需求走、建议走”。五年来,全镇完成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20个,总计投入资金1891.37万元,受益群众达2万余人,没有发生一起因为青苗补偿、占地问题而阻工,特别是在两路口实施的近3000万的土地整治项目,村支两委将项目设计、质量监督、占地补偿等问题全部“抛”给群众,项目实施不但工期快、质量好,而且群众还非常满意,整个项目达到零占地费青苗费、零阻工、零上访,工作成绩得到各级的一致好评。(四)通过“群众会+”开放阳光村务。随着村级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作为贫困乡镇的涉农项目也不断的增多,群众更希望明心见心,把村里面的账务都搞清楚,把全村项目的实施情况都整明白,真真正正当一回村里的主人,我们通过群众会推行阳光村务,采取口头公开、点题公开、质询公开、书面公开等方式,公开群众想知道的、有疑惑的事项。在农村低保、危房改造、扶贫政策、项目实施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务上,通过群众会进行民主评;对村干部的考核,在群众会上进行述职评议,给群众一个明白,给干部一个清白,一方面让干部有紧迫感、责任感,杜绝以前村干部“土皇帝、一言堂、家天下”,同时我们也要教育群众知道干部苦、家难当、讲政策的观念。我们要求村委会所有涉及群众的大事小情必须召开群众代表会议,涉及重大问题必须召开全体群众会议决定,近年来我镇在农村低保、危房改造、扶贫救济等方面没有发生一起上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