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全国I文综·T35)我国从“和平、开放、合作、和谐、共赢”的理念出发,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联合国改革,反对恐怖主义、参与地区维和行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尊重和认同。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①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我国对外政策的目标②体现了我国外交原则的重大变化③符合我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④可以在国际社会获得更多的战略盟友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命题立意】本题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背景材料,体现了高考命题注重考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规范解答】选C。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这一原则和基本立场始终不可动摇,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不是外交原则的重大变化,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②排除。④与我国外交战略不符合,我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战略。故本题应选C。2.(2010·上海政治·T38)运用政治常识,结合国内外因素,阐述对“我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解。要求:(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2)围绕论点,较为全面深入地展开论述。(3)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4)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合乎逻辑,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我国的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规范解答】解答这类试题需要学生具备相当的素质,同时在写之前一定要有提纲。阐明自己的观点,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本题的重点是围绕着我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来展开,注意要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角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来具体展开说明,要求在叙述每个观点的时候都要结合具体生动的事例,这样才更有说服力。同时一定要注意语言表述的规范,避免使用大白话。【标准答案】我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我国国家性质与时代主题所决定的。(1)始终不渝地“发展”。从国内因素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必须以发展满足人民需要,如,近年来政府特别重视以经济发展促进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的解决,发展始终是硬道理:从国际因素看,激烈的国际竞争决定了,我国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2)始终不渝地“和平发展”,首先在于以和平促发展。我国必须利用国际和平环境促进国内发展。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任何国家都难以发展;我国必须利用和平环境加强国际合作,解决国内发展中遇到的各类全球性问题,如,积极参与签订“哥本哈根协议”,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难题,没有国际合作,任何一国都难以独自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3)始终不渝地“和平发展”,还在于以发展促和平。事实已证明,我国在对外交往中一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凭借国内发展所不断积累的综合国力,为维护国际和平做出重要贡献,如,参与国际维和、打击海盗行动等,我国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事实将证明,我国发展到更加强大后也永远不会称霸,而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凭借更强的国力促进国际和平。因为我国人民饱受欺凌与战争之苦,最珍爱和平;追求和平是中华文化传统与中国人民精神特征;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潮流,我们必须顺应之。【类题拓展】论述题解题方法概述政治论述题解题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第一步,读懂论题是关键;第二步,结合论题提炼总论和分论,分论围绕总论,总论围绕论题;第三步,根据分论展开论述,知识点的展开是关键;第四步,论据千万不要忘,举例后面带说明。3.(2010·四川文综·T34)应对气候变暖,关乎地球上每个国家和地区,关乎每一个人。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发达国家强调“所有”国家承担不加区别的责任,发展中国家则要求维护“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且这一承诺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材料不能说明在气候问题上()A.国家间存在着不同的利益B.国家间存在着共同的利益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D.国家间的冲突代替了合作【命题立意】本题以国际气候谈判为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