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婚丧习俗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D员、干部带头示范,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近年来,我市民政局把婚丧习俗改革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以“树新风兴万家”移风易俗专项行动为抓手,健全工作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大力遏制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推进全市婚丧习俗改革不断走深走实。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坚持高位推动,构建婚丧陋习治理新格局。一是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委宣传部部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17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全市10个县(区)均参照市级组建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且均由县(区)委书记或县(区)长牵头召开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会议,研究制定政策资金、考核等方面具体措施。二是开展实地调研。市民政局联合市委政研室、市文明办开展移风易俗专题调研,实地走访了3个县(区)11个村,详细了解掌握婚丧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群众意见和治理措施,形成专题报告。市委书记作出专门批示,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移风易俗工作。三是出台专门意见。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工作的意见》,从制定婚丧喜庆事宜标准及流程、健全完善群众自治组织、坚持D员干部率先垂范、集中开展旧俗陋习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日常监管、建立先进典型正面激励机制、积极搭建多元服务教育平台、着力夯实移风易俗基础设施等8个方面对婚丧习俗改革进行了全面规定和任务分解,确保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作战、合力攻坚。抓好D员干部,找准工作推进新路径。一是部署开展专项行动。市民政局牵头部署开展“树新风兴万家”移风易俗专项行动,面向全市D员干部、公职人员以及村级组织非D员干部,建立分级报告备案制度和人情随礼限额制度,分别制定D员干部婚庆事宜和丧葬事宜“五项规定”,禁止索要高额彩礼,严禁恶俗婚闹,提倡中式婚礼、集体婚礼等简约礼仪,严禁铺张浪费、大操大办,提倡生态安葬、节地安葬等,引导D员干部从全面从严治D的高度出发,严格遵守移风易俗各项规章制度,以优良D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持续向好。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登记备案D员干部操办婚丧事宜600余例,操办过程实行全程监管。二是抓好监督落实。建立“11+1”工作机制,市民政局等11个部门共同建立完善D员干部遵守移风易俗档案信息库,做好信息比对共享,对发现的移风易俗领域的违规违纪线索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处理。三是强化考核力度。将婚丧习俗改革内容纳入移风易俗相关考核指标;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监督检查和巡察内容,作为干部年度考核评价、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和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标准。对违反规定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和D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对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并取消其评先评优资格。优化服务形式,升级婚丧习俗改革“新菜单”。一是积极探索集体婚礼新形式。今年以来,我市举办大型集体婚礼10次、镇级小规模特色集体婚礼30次,服务600多对新人。各县(区)通过县委书记致证婚词、带领新人参观产业园和乡村振兴示范区、宣传地方特色产品等方式,将集体婚礼与青年就业创业、地方文旅品牌宣传推广结合起来,实现多方共赢,形成了“真简爱”、“缘来好郓”等集体婚礼品牌。二是建立领导干部志愿服务队伍。市民政局牵头建立“树新风兴万家”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对零彩礼、低彩礼、不摆宴席等婚事新办简办和使用树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丧事简办的典型,引导全市各级领导干部通过一封贺信、一篇悼词、一件纪念品、现场致辞(吊唁)等方式表达鼓励支持。截至目前,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1000余次,形成了良好示范带动作用。三是打造移风易俗宣传微阵地。开展品牌化婚姻登记巡回点试点,已打造水浒好汉城、青龙山、万亩荷塘等3个婚姻登记巡回点,并配套建设新婚俗宣传场地和设施,为适龄青年提供婚姻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