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实施方案*县国土资源局为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推进我县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切实加强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03)75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中央关于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基本国策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围绕我县现代化旅游休闲城市建设战略目标,从实际出发,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正确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做好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工作,防治矿山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矿山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促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步入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二)基本原则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正确处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原则;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二、我县矿山自然生态现状(一)地质状况我县地处浙东沿海火山岩带中部,属华南褶皱系、浙东南褶皱带之温州一××坳陷区。中生代以来强烈的火山喷发活动、岩浆活动和沉积作用,形成了大面积出露的晚侏罗纪和白垩纪火山一沉积岩地层。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断裂活动和大规模酸性火山岩岩浆喷发伴随岩浆侵入活动是本县中生代地质构造第1页共8页运动的主要特色。县内旅游资源丰富,景点集中,规模大,拥有“山清水秀林深岩奇”的山水风光和“古老神秘质朴祥和”的人文景观。(二)矿山自然生态环境现状我县矿产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正在开采利用的矿种有萤石、建筑用凝灰岩、工艺石材(建筑用长石砂岩)、砂石、砖瓦粘土等。建筑石料和板材石料是我县最主要的矿产资源,储量丰富、潜力大。本县目前在开矿山中有萤石矿山(地下开采)8家、建筑石料10家、建筑板材2家,规模均为小型。本县矿山开采方式主要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平硐开采。目前矿山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一是影响县城及风景景观。部分采场暴露在县城周边、风景旅游区和交通干线两侧可直视范围内,影响自然景观及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二是破坏地貌与植被自然生态环境。露天开采由于作业不规范,没有遵循自上而下、分水平台阶开采的方案,且开采坡度陡,岩面落差大,使山体遭受破坏,采场边坡多呈不规则,表现为危石凌空,浮石、危石块体残留边坡,植被被毁,破坏了原始地形地貌自然形态和自然生态环境。三是水土流失。露天矿山开采,使山体局部失去了土层,岩石裸露,植被被毁,原始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造成了一定的水土流失。四是占用山地和浪费表土。矿山采场、废石堆放、各种转运占用较多的山地。采场开采剥离时忽视了对表土的保存,往往造成表土资源的浪费,使矿山生态环境重建的资金投入增大。五是矿山环境保护设施不完善,环境污染仍有发生。由于露天开采矿山技术较为落后,且矿山环境保护设施往往不够完善,致使矿山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粉尘、噪音等问题,污染了矿山周围的环境。六是地质灾害隐患。由于矿山作业不规范,开挖时形成边坡坡度陡峻,破坏了原有的山体平衡和岩体力学性能。基岩裸露,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导致局部的山坡失稳,在雨水等长时间的自然作用下,极易形成滑坡和崩塌等地质灾害。上述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是布局不很合理,集约化程度低。由于历史原因和追求低成本,部分矿山位于县城规划区、风景旅游区、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内,影响了自然景观,破第2页共8页坏了旅游资源;二是技术水平低,没有实行分水平台阶开采,环境治理难度较大;三是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采矿权人未按规定要求进行表土异地存放,导致回填工程和绿化工程难度增大;四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