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讲义第1课时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最新考纲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名师解读思维导图1.识记: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2.理解:能源基地的建设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的措施。3.应用:学会对一个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内容和方法。考点一能源的分类、开发与能源基地建设[知识整合]1.能源的分类(1)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2)非可再生能源①类型: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②特点:数量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2.资源开发条件(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2)市场广阔。(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3.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如图中的①大同、②平朔、③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①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②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焦炭。【特别提醒】开发条件不同于开采条件,区域的开发条件包括区域的资源状况、市场条件、交通条件等;而开采条件仅是资源状况中的一种。[深度思考]1.区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由区域能源开发条件所决定,具体如下图所示:如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有:2.山西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1)煤炭外运能力不足①煤炭运输量大——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出外省。②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东是太行山,南是黄河,不利于晋煤外运。(2)水资源短缺①原因3.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开发条件评价应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两方面来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一般包括本地市场需求量、距外地市场的远近、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等;自然条件主要是分析储存量多少的因素。主要可再生能源开发条件如下:种类影响开发的自然因素我国分布水能河流径流量、河流落差、地质条件、河流含沙量大小西南、中南和西北黄河上游太阳能海拔高低、空气稀薄程度、天气状况、大气的晴朗洁净程度青藏高原、西北内陆风能风源远近及稳定程度、周围地形对其影响程度、风沙灾害天气我国西北内陆和沿海地区地热能板块交界地带、断裂发育地带西藏地区潮汐能海岸线轮廓、日潮汐次数、潮高大小东南沿海沼气生物原料多少、温度高低、发酵时间长短南方地区[高考探究]1.(2014·四川文综,5~6)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下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回答(1)~(2)题。(1)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2)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解析第(1)题,该图所示地区大部分位于我国南海区域,多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而V级风也正分布于图东北和西南方向,且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因此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东北风。第(2)题,①③两地风功率密度等级低,可供利用的有效风能资源少,A、C项错误。④地虽等级高,但距广东太远,建设成本太高,D项错误。②地等级高,分布广,距发达地区近,故B项正确。答案(1)A(2)B2.[2012·浙江文综,37(1),4分]根据图文材料(下图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题。材料胜利油田在渤海采取“海油陆采”的方式开采石油,即建设自海岸线向海中延伸的入海道路,在入海道路的末端建设人工岛,并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这种开采方式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简析“海油陆采”一般在什么自然条件下进行。(4分)解析结合材料及图中渤海油气田位置,可推测“海油陆采”的自然条件应是石油资源距陆地较近,浅海、波浪等海水运动较小等。答案石油资源靠近陆地;浅海;潮汐和波浪等影响较小。(可任答两点)1.以图文资料为背景考查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2.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