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2023年9月15日,在东北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强调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强优势学科,不断推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充分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D中央对高等教育的极端重视和对东北大学师生的亲切关怀。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起点,我们要深刻认识把握“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大意义、根本遵循和实践路径,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切实将重要回信精神转化为一流大学建设的生动实践,为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培养高素质的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一、坚守育人兴邦使命,深刻领会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大意义D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教育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指引推进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指引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回信中提出的“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重要论断,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赋予高校育人兴邦的使命追求,充分体现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培养高素质人才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高素质创新人才在创造先进生产力、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这就要求高校心怀“国之大者”深刻认识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强国、高素质人才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定不移地走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培养高素质人才是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妥善应对全球竞争挑战的迫切要求。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强调,一流大学建设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更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D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结合点,高校必须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人才培养制高点的作用,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着力攻克关键“卡脖子”技术,支撑祖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更大担当作为助力国家赢得国际竞争主动。培养高素质人才是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东北全面振兴重大任务,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必须牢牢抓住高素质人才这一战略资源,必须有一支战略科技力量扎根东北。东北大学是东北人民养育的大学,是在辽沈大地上成长起来的大学,必须扎根辽宁、立足东北,与东北区域振兴发展互促互进、共生共融。东北大学要进一步明确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关键领域和主攻方向,强化有组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组织科技创新、有组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一顶一的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先行先试,在提高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的“适配度”上先行先试,建成区域人才高地和创新中心,着力提升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能力。二、坚持D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遵循在重要回信中指出,站在新的起点上,希望东北大学全面贯彻D的教育方针,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坚持立德树人,继续改革创新。D的十八大以来,对新时代全面贯彻D的教育方针提出了明确要求,为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根本遵循。坚持D的全面领导,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D对教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