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33页隐性渎职德鲁克说过:“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这位伟大的导师一针见血地为管理指出了行动的方向,即结果导向——管理者必须为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而在今天,你很容易到各个企业发现这样的管理者——他们熟练地使用PPT,喜欢用完美的图表和理论逻辑在会议上高谈阔论;泱泱五千年智慧和舶来的理论结合成为完美的辩证法,做每一项行动都振振有词。他们正在做着"正确的事"——但没有在正确的时间与正确的条件下!这实在是一场悲剧!不管看上去有多美,但实际上已经损害了企业利益。这种事情几乎每天、每个企业都静悄悄地发生,侵蚀着企业的活力,后果巨大并且很难发现。与一目了然的失误和疏忽不同,这样的行为往往披上了一层光鲜的外衣,动辄以冠冕堂皇的借口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因此也更具蒙蔽性。这是一种管理的隐性渎职,因为他们忘记了管理者的根本要旨之所在。而我们策划的目的,就是通过大量的采访、问卷调查,撕破冠冕堂皇的假面,还原管理的目标之所在,让这些隐性的、为人所忽视的管理渎职大白于天下。第2页共33页第1页共3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33页组织篇渎职行为1表象:集中管理真相:不信任、不授权情景:“田部长,你们的广告款什么时候才能到位?我们杂志今天就要签样付印了,如果不能到位只有改在下期刊登了。”“对不起,我们总经理出差飞机误点,还没回来,只要他一签字我们马上办。”“又是这样啊,你们不能找个副总签字吗?”“不行的!集团有规定,上了2000元的开支都要总经理签字……”每次接到这样的电话,美味食品集团媒介公关部部长田甜都感到非常无奈。对方急,她更急。然而她们都还不算最着急的人,生产上缺一种特殊的配料,采购部的人等签字急得直跺脚。飞机整整晚到了2个小时,当赵总经理下午4点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等他签字的人已经排成一溜小队。赵总边问边审核,他问得非常详细,签一个报告少则5分钟,多则半个小时。田甜等不得了,她直接挤到赵总面前:“赵总,杂志社那边马上要签样,如果不及时打款这期就上不了广告了。”赵总抬头望了她一眼,说:“急什么?没看见生产部等米下锅吗!我们花钱还怕打不着广告,喊他们等着,不行我们换家媒体。”“但是赵总,这家是业内影响力最大的杂志,而且下期正好是我们的旺季……”还没容田甜说完,赵总挥挥手,意思叫她别嚷嚷了。田甜更加郁闷,集团集中管理,因为签字而影响广告投放已不是一两次了。而且管理层对广告投放的理解还停留在“我花钱,看我愿意”的层面上。田甜开始考虑自己是否有继续留在这里发展的必要。点评:企业管理层大权小权一把抓,美其名曰“统一管理”。但企业发展大了,不合理放权、不信任下属,如何能提高效率?第3页共33页第2页共3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33页渎职行为2表象:为了准确决策尽可能收集信息真相:管理者借此维护和扩大自己的权威情景:2006年9月12日,惠普董事会主席帕特里夏•邓恩宣布辞职,此前她授权私家侦探调查董事会成员和记者的电话记录,最终引起美国国会、联邦和加州政府介入调查。邓恩在辞职声明中仍然为调查行为辩护,称泄露董事会的机密对公司造成潜在的伤害,因此只就调查采用了“不适当的技术”表示道歉。不从公共伦理的角度分析,从信息获取本身的角度而言,“电话门”事件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公司信息管理中“过度控制”的倾向。不少的管理者,近乎偏执地获取并控制尽可能多的信息,不仅仅是为了科学决策,其实本意是借此维护和扩大自己的权威和组织内的影响力。点评:毫无疑问,准确充分的信息对管理至关重要,但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信息同时还是权力。为了考核工作的前提是需要向谁报告,然后一级一级上传,这种信息的顺序就对应公司权力金字塔的阶梯。于是经常出现越级上报的情况。这并不代表就结成了利益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