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2离别诗意象10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折杨柳李白垂杨①拂绿水,摇艳东风年。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②前。注①垂杨:垂柳。②龙庭:又叫龙城,是匈奴祭天、大会诸部之地。诗中用什么意象表明了女主人公的离别凄凉之感?为什么?答: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柳郑谷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泪,千丝万絮惹春风。诗中用什么意象表明了诗人的离别之情?为什么?答: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清平乐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词人为什么把“离恨”比作“春草”?请分析。答: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中用什么意象表明了诗人的送别之情?为什么?答: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词中除了“兰舟”“杨柳”这样表示离别的意象外,还有其他寓示离别的常见意象吗?请分析。答: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清平乐温庭筠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南浦”这一地名最早见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是湘江流域的一个地方。本词中词人离别的地点是在洛阳,却写“南浦”那里的莺在悲戚地鸣叫,这是否合适?为什么?答:7.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忆秦娥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①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②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注①梦断:梦被打断,即梦醒。②灞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是汉文帝的陵墓所在地。当地有一条河,叫作灞水,水上有座桥,称为灞桥,为通往华北、东北和东南各地必经之处。在“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中,词人是如何表达离别之情的?答:8.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诗中的主人公为什么要“无言独上西楼”?请分析。答: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梦李白二首(其二)杜甫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诗歌前两句中的“浮云”这一意象指什么?“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寓含着怎样的感情?请谈谈自己的看法。答: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注本诗写于诗人被贬谪流放的途中。诗人为什么首句就写到了“雁”这一意象?请结合全诗谈谈自己的看法。答:答案解析1.诗作用“垂杨”的意象表达了女主人公的离别凄凉之感。由于“柳”与“留”谐音,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春天来了,垂杨柳荡漾在白云绿水间,它那美丽的枝条随着春风飘扬,好不娇美。这里适逢生机蓬勃的春天,花儿争相开放,但玉关边塞此时却是冰雪交加,女主人公窗前独自凭依,看叶暖窗烟,心中更有无限离愁。她真想攀折柳条,以寄到情郎远在的龙城前,让他明白她的一片相思。2.诗人用“柳”“柳絮”的意象表达了离别之情。古人折柳赠别,有“挽留,依依不舍”之意。阴雨天气,花落草折,但毕竟柳树有烟雨相随,杏桃相伴。而离人却只能孑然一身,凄苦寂寞了。柳絮飘飞,无根无蒂,哪里是它的立脚之地?这多像漂泊在外的游子啊,孤孤单单,漂泊无依。3.春草绵延不绝,路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