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发展中国家的新出路内容提要:由于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新兴大国将面临结构性的崛起困境,即其崛起不可避免地引起霸权国家的恐惧,由此导致的反应将往往引起一种螺旋上升型的互不安全,从而不利于新兴大国的顺利崛起。为了确保崛起安全,新兴大国面临两种选择:奉行对抗的直接战略和追求合作的间接战略。历史经验证明,直接战略只会增加他国恐惧,间接战略则有利于缓解崛起困境,确保大国成功崛起和国际社会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关键词:崛起困境;崛起安全;间接战略大国兴衰与国际权力的交替是世界政治进程中的一件大事,直接影响到世界的格局、和平与安全。老的霸权国与新的挑战国之间的互动因此往往成为国际合作与斗争中的主轴,一个新兴大国怎样才能够顺利崛起也成为国际政治研究者们十分感兴趣的话题。不少学者都注意到,在新老大国斗争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既奇怪又普遍的现象:霸权国削弱了,新大国夭折了,另一个相对超脱的大国走上了历史舞台。从17世纪上半期到18世纪初,法国一直是欧洲多次战争中的主角,它先后同传统强国西班牙、荷兰及欧洲多数大国直接交战,但结果却是英国成为“最大的得益者”,“一跃为世界头等强国”[①]。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中,气势汹汹的德国向国际秩序发起挑战,最终却是迟迟才参战的美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并在二战后成为新的世界霸主。既如此,新老大国为何还是选择或接受战争?它们之间的决战是不可避免的吗?对新兴大国来说,战争与崛起之间到底是何种关系?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笔者试提出以崛起不安全为主要特征的崛起困境的概念[②],以剖析导致新老大国往往走向战争的深层矛盾与原因,并从新兴大国的角度探讨对应之策。一.不安全:崛起中的困境崛起困境是指这样一种状况:新兴大国的崛起不可避免地引起霸权国家的恐惧,由此导致的反应将往往引起一种螺旋型上升的互不安全,从而不利于新兴大国的顺利崛起。对于大国权力交替,传统的观点一般都关注于现状国家的不安全,而较少注意到迅速崛起这一事实往往也使新兴大国最终陷入不安全的窘境之中,而这正是崛起困境所要着重强调的。通观历史,这种以崛起不安全为特征的崛起困境普遍存在于近代各大国的崛起进程之中,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17世纪下半叶,英国力量迅速增长,企图夺取荷兰的海上霸权,结果第二次英荷战争中荷兰海军兵逼泰晤士河口。拿破仑法国的扩张几乎颠覆了欧洲均势,作为均势“平衡手”的英国对此极为恐惧,多次促成反法联盟,这反过来使法国感到如坐针毡,因为敌人散而复聚,始终无法彻底打败。最典型的例子或许是威廉二世的德国。德国本来并非英国宿敌,但其力量的迅速崛起终于促使英国与法、俄结成三国协约,从而使德国倍感不安,最终导致其“希望在实力对比有利的情况下发动战争”[2]。二战时,德国对“生存空间”的焦虑、日本对美国枷锁式制裁的恐惧也部分反映了崛起不安全的存在,而两国的结局则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为崛起困境作了一个最为负面的注解。二战结束后,苏联国际地位的空前提高向美国的优势地位提出了挑战,美国对此感到担忧,由此而出台的“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又被苏联视为威胁,这种互不安全成为冷战发生及僵持的深层次根源。与其他大国不同,美国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崛起进程中较少感到不安全的国家,但也不免与当时霸主英国发生矛盾,最终导致第二次英美战争。由于存在崛起困境,新兴大国往往面临一种进退两难的前景:退则不能崛起,进则不免与霸权国家发生矛盾甚至冲突,亦不利于崛起。自威斯特伐利亚时代起,仅有英国、美国先后渡过了崛起困境,成功崛起为世界大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苏联)都在崛起困境中折戟沉沙,功亏一篑。崛起困境主要是在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的互动中产生的,双方本来无所谓谁是谁非。但由于新兴大国往往被戴上“破坏国际秩序”、“战争祸首”的帽子,在这里有必要强调: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都对崛起困境的形成负有重要责任,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