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用好主题教育“重要抓手”让“四下基层”焕发时代光芒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服务人民的重点,也是干部历练的场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这是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经过35年的传承接力,“四下基层”已上升为典型经验,扎根八闽、推向全国。如今,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四下基层”正被不断学习推广、深化运用。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四下基层”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走好新时代“四下基层”之路。一、全面理解“四下基层”的丰富内涵“四下基层”是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工作的有机统一,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创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由一般号召到面对面号召,着力教育引导组织动员群众,有效解开群众思想上的“扣子”,推动党的方针政策落地生根最直接有效的办法。“调查研究下基层”,从机关大院到基层一线,着力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和群众之中,为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信访接待下基层”,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着力把矛盾化解在源头,实现了信访工作的根本性转变,推动领导干部改进工作作风、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现场办公下基层”,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有助于拉进机关与基层、领导与群众的距离。“四下基层”是一套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工作机制。调查研究下基层可以为现场办公科学决策提供第一手材料,现场办公再根据调查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做出实践的回答,从而破解发展中的问题,调查研究下基层所搜集的典型可以成为政策宣传的生动案例,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可以解开群众思想的疑惑,从而减轻了信访工作的难题,信访接待下基层所取得的实效又是最好的政策宣传。可见,四个方面提纲挈领、环环相扣,既谋一时、谋一域,也谋一世、谋全局。二、深刻认识“四下基层”的时代价值35年来,同志倡导的“四下基层”在全国各地广泛践行,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四下基层”仍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一)“四下基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四下基层”是在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框架中展开的,因而决定了蕴含其中的每一环节都必然包含并贯穿着人民的元素。因此,其实质就是解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通过“四下基层”,党员干部能设身处地为基层群众着想,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同时,到矛盾比较集中、问题比较复杂、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多的地方,疏导群众情绪,协调矛盾纠纷。(二)“四下基层”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生动示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关乎信息和决策、联结党心与民心,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通过“四下基层”,党员干部能掌握全面、真实、丰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助推形成较为成熟的调研成果及时上升为决策部署、落地为具体措施,务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三)“四下基层”是转变干部作风的重要举措。基层是锤炼干部的“大熔炉”、培养干部的“大课堂”、造就干部的“大赛场”。“四下基层”重点在于转变工作作风,引导党员干部苦炼密切联系群众基本功。通过“四下基层”,让党员干部在基层一线干中学、学中干,既加深了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又提升了调查研究、群众工作和破解难题的能力。三、牢牢把握“四下基层”的实践要求今年是“四下基层”工作制度提出35周年,也是主题教育的开展之年。在这一重要时间节点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将其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所体现的价值追求,不断转化为自觉行动实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一)坚持人民至上,走实“四下基层”。“四下基层”立足于“下”,根植于“民”。在主题教育中,我们要把坚持群众观点,站稳人民立场,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同时,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回应群众关切,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基层群众加深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