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群工办主任”会上的典型发言材料一、规范与创新并举,着力深化三关爱工程(一)健全工作机制,推进三关爱工程规范化。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完备的工作机制是推进各项工作的关键。在三关爱工程工作中,我们将切实从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保障等方面着手,调整充实三关爱工程领导小组,明晰县委群工办统筹职能及四个专业办公室专职职能。完善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针对三关爱工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集中排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研判、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共同协商,共同解决。加大考核力度,制定并印发群众工作考核办法,对考核内容实行责任分解,明确具体责任人完成时限,实行跟踪督办,形成倒逼责任落实的良好态势。同时,强化人力经费保障,明确县直相关部门及乡镇分管领导专抓职责,实行业务人员变动报备审批制度,将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努力做到手里有钱,办事不难,保证工作连续性和队伍稳定性。(二)创新工作载体,确保三关爱工程实效化。近年来,我县结合五心教育活动,相继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四点半学校、第三课堂等留守儿童关爱阵地;建立了妇女之家、留守妇女互助站、留守妇女互助组等留守妇女关爱阵地,建立了留守老人之家、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园等留守老人关爱阵地;建立了农民工之家、农民工维权站等农民工关爱阵地。虽然关爱阵地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社会向前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传统的关爱模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存在关爱死角,离形势需要有差距。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在创新工作载体上狠下功夫。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在校时开展临时父母牵手留守儿童活动,让临时父母肩负起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责任,做到真情倾注五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活动上优先安排、心理上优先咨询、资助上优先考虑、生活上优先照顾)和爱心浇灌八个一(每月与留守学生父母通一次电话、每月走访留守学生临时监护人一次、每月指导留守学生向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亲情书信、每月同留守学生共进一次晚餐、每月组织留守学生开展一第1页共3页次心语诉说活动、每月走访留守学生家庭一次、每周督查留守学生课外学习活动一次、每周与留守学生促膝谈心一次);在家时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从学业辅导、心理咨询、法律维权、思想教育、文体特长辅导等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志愿服务。在关爱留守妇女方面,针对留守妇女在家照顾老人和小孩,精神生活匮乏、寂寞空虚感强、身心容易受伤害的情况,整合村(社区)群众说事室、村(社区)卫生室、心理疏导室,建立妇女烦恼心事说事和留守妇女互助协会,积极发挥就业培训、互助互帮、情感疏导、健康辅导、法律咨询、维权救助和宣传教育等作用,切实解决留守妇女心事有地诉、有人听、有人帮。在关爱留守老人方面,针对农村留守老人生活不便、情感孤独等情况,充分利用学校、卫生院、村办公用房等闲置资产,全面开展日间照料中心创建活动,提升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满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服务需求,让留守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在关爱农民工方面,依托我县驻上海、深圳、重庆3个驻外招商分局,组建余庆商会,建立党组织,定期召开在外农民工座谈会,了解其思想动态和工作表现,向他们宣传和灌输党的知识,引导其主动向党组织靠拢,鼓励其返乡创业。同时,对在县内的农民工,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和跟踪服务,依托工商联、经开区平台,扎实开展就业创业活动。二、识别与施策并重,着力推进城镇困难群体解困工作(一)精准识别找困因,打牢工作基础。严格按照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但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150%的标准进行精准识别城镇困难群体,对城镇居民户口困难群众开展地毯式排查、零遗漏摸底。对排查出的城镇困难群体(城镇困难边缘户)采取村(居)民评议、村(居)委会公示,乡镇(街道)审批的工作模式进行严格把控。同时准确掌握因病、因教、因无就业、无住房、因无劳动力等致困的城镇困难对象,并按单一因素暂时性致困和复合因素长期深度致困标准进行分类统计,准确录入XX县区城镇困难群体解困云平台。第2页共3页(二)精准施策强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