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重点企业动员会发言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这个座谈会,主要目的是想听听各位企业家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大家的想法,有哪些问题需要政府帮助协调解决,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还存有哪些问题等。刚才,政府办公室李国伟副主任就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情况向大家作了说明。大家都畅所欲言,对政府的工作提出许多很好的建议,对我触动很深,这些有益的建议办公室要整理并充实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去。借此机会,我想与大家聊一聊关于明年发展的问题,也算是一种相互交流。一、关于明年国家宏观政策问题年末岁尾了,可能在座企业家们考虑更多的是明年企业怎么发展的问题,这应该是一个战略性思考。我认为,我们的企业要正确安排好明年的发展,首先要掌握国家的宏观政策。如果我们掌握不了国家的宏观形势和政策,就很可能在发展指导上出现一些偏差和盲目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只有国家才有制定出台宏观调控政策的责任和权力,其他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只能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而国家的宏观政策和手段,直接针对市场和企业,所以,我们企业要正确发展必须要掌握和了解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又好又快、协调发展。最近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明年的经济工作做了专题研究。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了明年经济工作首要任务是“两个防止”,一方面,防止经济发展从偏热到过热,另一方面,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到明显的通货膨胀。为什么中央将两个“防止”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呢。主要是我国目前经济面临着三个突出问题:一是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过快。1-10月份,我国gdp平均增长11.5%,比中央的预期多了1.5个百分点。我们知道投资、消费和外贸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三者中投资增长占了40%多,国内消费增长只占不到四分之一比重,这种主要靠投资增长的发展,带来了结构上的矛盾,并且越来越突出。比如,煤、电、油的供第1页共4页应与需求的矛盾,近期国际油价将近100美元一桶,国内甚至出现汽车加不上油的油荒现象。如果能源和资源的供应满足不了国内经济增长的需求,很容易出现经济发展的突然“梗塞”。另外,一味的靠投资拉动增长,导致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来的gdp,是不长远和不可取的。二是cpi(城乡居民消费指数)增长过快。今年1月份,cpi同比增长了1.9个百分点,十月份增长了6.5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平均可能要突破4.5个百分点,这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生存的大事。如果宏观调控不力,很容易出现通货膨胀,事实上目前已经是通货膨胀,只不过是中度的通货膨胀。三是流动性过剩问题。流动性过剩从经济学上讲是指“体外循环”的资金太多,说到家就是央行发行的票子过多。造成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是进出口贸易顺差和投资顺差。今年1-10月份,贸易顺差2123.6亿美元,同比增长59%;上半年,投资顺差902亿美元,同比增长130%。因为国际交易用的是外汇结算而国内流通的是人民币,就要增发相应的人民币。流动性过剩给国家带来一些突出问题,比如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资本市场形成泡沫、物价涨幅过快等。以上几方面问题国家是非常关心的,因此,国家必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以解决。那么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政策主要是什么呢。三个方面。一是利用行政措施调控。中央会通过改变对各级地方政府的考核方式、评价方法,要求各级地方政府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大对节能降耗、治污减排责任制指标的考核;控制新建项目的开工和监管;更加严格土地审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土地成本。二是利用金融杠杆调控。一方面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进一步压缩信贷规模。今年以来已经9次提高准备金,达到13.5%;另一方面提高存贷利率,提高企业信贷财务成本;再一方面国家通过汇率政策调整。三是利用财税政策调控。通过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总体上逐步减少出口退税,缩小贸易顺差。对资源消耗型产品和环境污染型产品逐步取消出口产品退税,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带有倾销的低价产品,也将会减少或消除退税政策。通过调整税费政策抑制高耗能、高污染型企业,比如增加资源税、增收排污费等。但是国家宏观调控既是考验又第2页共4页有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