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4页卓越的文化是企业的生命和灵魂——金融危机的文化解析文/余明2007年以来,一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金融机构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反思现象背后,危机爆发有着怎样的深层次的原因?有事什么决定着金融企业的兴衰成败?笔者尝试从文化层面解析危机的根源,探究企业文化对金融企业的重要作用,进而对国内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进行讨论。金融危机产生的文化原因解析金融危机的产生,能够在文化层面发现深层次的原因。从宏观层面来看,文化史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层面因素,而从微观基础来看,文化是企业的生命和灵魂,决定着企业的行为。因此,从文化视角来分析金融危机发生的激励,或许会更加接近危机的本质。第2页共14页第1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4页(一)脱离诚信文化是导致金融危机的隐患诚信是金融的灵魂。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说“诚实可信能降低交易成本”。一定程度上说,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也是一部诚信社会、诚信市场发展的斗争史。“信托责任”一直是现代银行业所奉行的圭臬,也是欧美商业银行数百年发展的基石。但是回过头来看金融危机前的欧美银行业,很多的投资银行和金融公司并未真正将“诚信”这一最古老的商业信条贯穿到公司管理制度机制、业务流程、产品创新以及员工的职业道德操守中。当诚信不再成为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操守时,作假、欺诈就一定会成为必然。在危急中暴露出来的纳斯达克前主席伯纳德••麦道夫,采取“买空卖空”的手段,片区全球投资者500亿美元的欺诈案例震惊世人。曾是美国最大储蓄银行之一的华盛顿互惠银行,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数年间,不顾客户承担的风险,疯狂推销可变利率房贷,谋取不当利益,最终也落到挤兑破产的境地。(二)短期逐利文化是造成金融危机的根源身处金融市场竞争前沿的华尔街投行和各类金融公司均把“创造利润最大化”作为追求的首要目标,信奉“逐利文化”。但一个人或公司过度逐利,并且将此作为最高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就会丧失其承担的社会责任,漠视股东、公众等相关者的利益。一些金融从业者为了谋求企业、特别是自己的高收益,不顾巨大风险,甚至不惜伪造业绩,欺骗股东,逃避监管,最终导致金融市场灾难。第3页共14页第2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4页亚洲大型银行一般由两到三个大股东,股东对经理人的监督和约束较严。而美国银行的股权非常分散,大股东持股一般不超过10%。虽然很大部分情况存在员工内部持股,但期权锁定的时间并不长。在这一过程中,很容易重视短期利益,而忽略长远风险,这种长期形成的过度“逐利文化”很难改变。在利益驱动下,银行往往在繁荣面前忽略了风险,当风险部门与前台部门发生冲突时,通常听取前台部门意见。在这样的公司文化影响下,风险的积累和爆发是必然的。(三)缺乏审慎的风险文化是酿成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金融机构特别是投资银行,在追求业绩的目标驱动下,追求业务规模和业务利润的短期快速增长,而忽视风险甚至无视风险。到的风险和你想选择在金融行业非常普遍,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准与风险管控水平下降,连一向严谨的权威评级机构也盲目乐观、无视风险,作出不客观的评级结论,加剧危机深化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低收入人群在消费信贷的刺激下,对自己财务能力弱小的现实视而不见,过度举债购买,最终被迫接受破产的悲惨命运。许多新兴衍生金融产品的潜在风险巨大,而且潜在损益又往往不反应在资产负债表上,不容易检测和控制,一旦出现超出模型假设条件的系统性风险,风险管理的脆弱性就暴露无遗。(四)自由放松的监管文化是孕育金融危机的温床美国文化崇尚独立自由,追求科学工具的创新和应用。人们对那第4页共14页第3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4页些有着悠久历史和良好声誉的大型金融企业给予充分的信任,对它们创新的金融工具的风险性估计不足,对资产评级机构的评级真实性不加怀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