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融媒体中心运行情况调研报告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加强媒体在变革中不断融合发展。新闻舆论处于意识形态领域前沿,同人民群众的思想、工作和生活联系密切,对社会舆论和社会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调研背景近年来,*县融媒体中心始终坚持党媒属性不动摇,敢于攻坚克难,勇于改革创新,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县级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升,各项事业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融媒体中心成立以来,积极打造以内容生产为核心的“中央厨房”模式,建立了“客户端现场云+抖音公众号+广播电视”信息融合平台,构建了集“*融媒体中心公众号、*融媒抖音号、视频号、*新闻等于一体的媒体矩阵,形成了“即时报道+跟踪报道+综合报道”立体传播架构,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舆论支持。二、调研目的媒体融合,技术是支撑,人才是关键。融媒体中心自2019年12月成立以来,中心通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全媒体传播矩阵、再造新闻采编业务流程、拓展“媒体+”融合传播新业态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融合发展。三、调研内容(一)优化组织结构。根据融媒发展需要,创新媒体部室改革,变传统媒体划分科室为功能划分科室,并大力推行移动媒体优先战略,*县融媒体中心设办公室、总编室、新闻部、新媒发展部、安全播出部、技术保障部、广播电视部等7个部室。各部门协同合作,使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互融互通,不断提升全媒体矩阵传播力、影响力。(二)提升治理效能。在建设过程中,*县融媒体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在强化为民服务上下功夫,不断加大资源整合和平台融合力度,打通媒体融合的“最后一公里”、连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提升用户粘性,扩大主流价值的影响力版图,在版面编辑、服务意识等方面多点发力。(三)推进平台融合。在*融媒体中心公众号搭建“学党史”、“乡村振兴”模块,实现百姓“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相贯通,形成网上网下同频共振、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实现党史知识、新闻动态、主题教育、新时代文明实践等互联互通,提升平台服务能力。各业务部门间的资源融通,实现了采集资源共享,多媒体生成,多渠道发布,有效推进*融媒的深度融合。四、存在的问题(一)内容生产力不足。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在时效优先的同时,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内容自身的价值。新闻报道经常出现同质化内容,主要呈现党政报道类、会议活动类等时政新闻,由于各部门乡镇对宣传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需要记者深度挖掘、基层采访的生活类新闻存在困难多、线索少,有些时效性强的新闻单位不及时和新闻单位联系,自己编新闻在单位公众号发布。单位,所以在内容发布的手段上缺乏样式创新,报道手段的乏善可陈对用户没有产生吸引力,不利于传播主流声音和舆论引导。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媒体工作者来说既是观念上的冲击,也是视野上的拓展。宣传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在融媒体下宣传工作的创新与发展要求上显得力不从心,宣传工作者还保持着一贯的保守、老旧思想和工作习惯,其综合能力、思想认识停留在以前,业务水平以及专业水平未能跟随改革。(二)新媒体平台用户粘性不高。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加持下,融媒体呈现出多种优势功能,搭建了多种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创新方式、丰富内容、拓宽渠道对不同受众不同的需求给予及时满足,但目前我们县级融媒体中心专业人才匮乏,能力水平不高,生产的爆款作品不多,在使用上还存缺陷,服务功能不完善等因素,新媒体平台的关注度不够,作用发挥的不充分。(三)人才匮乏和资金紧缺。人才方面,当前融媒体中心的工作人员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由传统媒体转型而来的人员,普遍年纪较大,;另一部分则是公开招考和聘用的年轻人,虽然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但是实战经验不够丰富。而且改革后所有采编人员都面向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供稿,需要主动走出“舒适区”,对人员的采编能力、技术水平、创新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急需培育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