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姚安县农业局二OO五年九月规划编制负责人:庄勇(姚安县农业局局长)李得安(姚安县农业局副局长)杨家俊(姚安县农业局副局长)规划主编:曹家明(姚安县农业局种植业股股长)资料数据提供:周家武(姚安县农业局农机股股长)罗芳(姚安县农业局农经站)任兆丽(姚安县农业局农经站)注:1、2005年数据为预计数2、农村经济总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表中数据为县农经站统计数附:1、姚安县农业生产“十五”完成情况2、姚安县农业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表开拓创新的“十五”计划即将过去,改革创新的“十一五”即将到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省、州农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经全县各级干部和各族人民的努力,农业生产已完成或即将完成了“十五”计划的各项指标。并确立了全县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大产业,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变化,以及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将继续成为“十一五”期间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的新形势下,认真总结经验,科学、合理地做好农业发展规划,对我县在新世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小康战略目标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十五”农业发展回顾“十五”期间,全县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将农业置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千方百计增加农业投入。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农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农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到2004年,全县实现现价生产总值9.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农业总产值5.90亿元,比上年增长5%,财政自收收入3277万元,比上年增长2.4%,农民人均纯收入1970元,比上年增长9.9%。预计2005年可实现现价生产总值10.21亿元,比“九五”末的2000年增长62%,农业总产值6.13亿元,比“九五”末的2000年增长36%,财政自收收入将达到3004万元,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69元,比“九五”末的2000年增长37%。——粮食生产稳定发展。2004年,在粮食种植进一步调减4220亩的基础上,粮食总产仍达到7326.5万千克。人均占有粮食达到387千克,预计2005年,粮食衷情产量可达7195万千克,同时,优质稻等一批优质品种比例逐步增加,品质进一步得到改善。——烤烟生产继续执行“双控”政策。种植面积4.7万亩,单产达139千克,总产658.3万千克,总产值达到7570万元。2005年种植面积预计将达5万亩,单产进一步稳定,质量大幅度提高,均价提高,总产值预计可达成1亿元以上。——油料生产取得重大突破。2004年种植面积达到2.83万亩,优质油菜达2.78万亩,总产470.7万千克。预计2005年优质油菜种植面积达3.27万亩,总产可达600万千克以上,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吃油水平。——蚕桑作为重点产业。建成了800绪缫丝生产线,实现了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体系,通过县委、政府和全县人均的共识——进一步加快蚕桑产业的发展,2004年桑园面积达1.66万亩,投产0.9197万亩,蚕茧产量328.7吨,农民售茧收入493.05万元,生产生丝32吨,实现销售收入520万元。通过加大新栽桑工作力度,2005年桑园面积达到2.2万亩,预计产茧450吨,农民售茧收入达675万元。——蔬菜生产全面发展。2004年种植面积达4.56万亩,其中外销蔬菜达2.5万亩,实现产值8400万元。在传统产品莲藕、山药、百合面积稳定增长的同时,面向市场培植了大蒜产业,年种植达到6700亩,实现产值800多万元;各级干部群众树立品牌意识,加大无公害生产力度,同时积极寻找市场,蔬菜“订单”生产进一步发展,蔬菜产、供、销的局面逐渐形成。预计2005年蔬菜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品种进一步精细化、优化,种植面积可达4.6万元,产值可达8800万元,同时以烟田套种为主的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将向精细品种,特菜品种发展,产值、效益进一步提高。——农机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机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05年,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788万瓦特,较“九五”末的2000年增加31万瓦特,增0.54%;农机拥有量达到5774台,较“九五”末的2000年增加576台,增11.1%;农业机械总产值达到3484万元,较“九五”末的2000年增加378万元,增12.2%。机耕面积9.4万亩,较“九五”末的2000年增加0.31万亩,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