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名称:客源国概况专业名称: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建设负责人:甄小明系(部)主任:雷培宁制订日期:2013年8月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客源国概况课程代码640106a1229学分3授课对象酒店管理专业三年高职二年级学生总学时48理论课时30制订人甄小明所属单位管理工程系团队成员甄小明孙明远张婷婷制定时间2011-10-10二、课程定位我院酒店管理专业自2007年开设以来,每年进行岗位设置和人才需求调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定位,努力做到“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着需要转”,以职业要求设置课程,不断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方案》(青交学院教【2008】100号)文件的相关要求,通过到旅游酒店调研,分析近几年毕业生的跟踪信息,确定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岗位群。针对这酒店职业岗位群,我们和行业专家、一线工作人员等一起分析旅游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充分考虑到酒店行业工作中所需的客源国知识、技能和素质,以及将来学生能力提升的需要。课程定位于培养学生用酒店从业人员的思维来深入思考中国主要的入境旅游市场,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和创新能力。基于对酒店管理专业岗位群进行的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参照酒店行业职业标准,突出课程名称:客源国概况专业名称: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建设负责人:甄小明系(部)主任:雷培宁制订日期:2013年8月职业能力培养。立足青海,服务青海,以适应酒店行业发展的需要,最终形成适应酒店服务需求的专业能力,具有更加灵活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和终身发展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主要客源国(地区)的基本概况,掌握中国主要客源国(地区)的人文习俗和旅游景点,并能在实际的接待工作中灵活运用,做到理论与实操相结合,提高个性化和针对性服务水平。三、课程性质《客源国概况》是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限选课,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能力拓展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是连接学生和就业之间的重要课程。《客源国概况》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职业技能课,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的课程。客源国概况是一门介绍、研究中国主要客源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政治经济、文化、民俗、旅游业等内容的学科。本课程旨在通过对主要客源国家各个方面的学习和研究,熟悉、掌握相关内容,学习旅游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尊重游客的风俗习惯,以有效地指导接待工作,更好地服务游客,促进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能够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能够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不仅要具有专业能力,更要具有灵活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四、设计思路高职旅游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旅游业应用型人才。高职旅游教育的一切教学工作应是以学生获得相应职业能力为出发点和终结点。针对《客源国概况》的课程定位、培养目标和就业需求,酒店服务职业岗位对员工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要求,本课程选取适用于酒店管理岗位职责需求的课程内容,强化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包括对世界旅游资源、世界旅游客流、中国旅游业和中国海外客源市场,以及世界旅游宏观管理等内容的系统分析,从而一改过去基本知识介绍多,基础理论阐释少的弊端。4.1课程设计遵循的理念(1)以酒店服务管理员岗位需求为导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新的工作任务和新的工作领域。(2)通过具体的酒店接待服务工作过程开始,融入到专业丰富的可持续发展过程,再提升到高层次的开拓市场工作过程中,不断加强和提高服务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3)从培养良好职业综合素质着眼,引导学生全方位发展。课程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学生为了星级酒店最终的职业目标而学习,通过《客源国概况》对应各职业需求任务部分的学习来感知星级酒店中的职业岗位。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在完成项目工作过程中独立地计划、实施和检查评价,培养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4)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