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带给集装箱市场的冲击和影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肆虐之下,2008年全球航运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冲击。进入2009年,危机仍在蔓延。金融危机将产生哪些影响?金融危机过后经济何时才能复苏?航运集装箱市场会走向何方?企业如何应对?值得我们思考。第一部分:金融危机产生的影响一、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1、次贷危机主要影响我国出口。近些年来,美国经济增长率和中国出口增速之间显示了很强烈的正相关关系。根据2002年到2007年数据测算,美国GDP增长率下降一个百分点,中国出口率将下降5.2个百分点。美国次贷危机造成我国出口增长下降,一方面将引起我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放缓,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劳动力的供给,将使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增加。2、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通胀压力,使得中国目前货币政策进退两难。美联储连续降息和美元资产遭抛售使得美元加速贬值,中美之间利差进一步扩大,套利和套汇收益预期加大;同时,当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不安使得寻求安全的国际资本流入中国,国内的流动性过剩难以改善,人民币升值压力很大。美元的持续走软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国际商品价格不断攀升,使得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非常大,它正在增加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趋势和格局。为了应对通胀,需要从紧的货币政策,而为了降低人民币升值预期却不能加息幅度过大,可以说中国的加息政策为美国降息政策所“绑架”,进退维谷,空间很小。3我国将面临经济增长趋缓和严峻就业形势的双重压力。首先,中国的产业结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同样的经济减速,在中国产生的就业问题会比美国更为严重;第二,在中国受冲击最严重的产业中就业的,主要是农民工;第三,中国没有美国那种比较完善的社会安全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极为不健全。因此,在社会层面遭遇的问题中国会比美国更为麻烦。由于缺少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的失业问题可能会导致更多的社会矛盾。4、次贷危机将加大我国的汇率风险和资本市场风险。为应对次贷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美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美元大幅贬值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汇率风险。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从超过1.9万亿美元减少到1.89万亿美元,美元贬值10%—20%的存量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在发达国家经济放缓、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加速流向我国寻找避风港,将加剧我国资本市场的风险。二、金融危机对整体航运市场的影响航运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经贸基础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从全球视角来看,航运业的繁荣和衰退取决于世界经济的繁荣和衰退,前几年,世界经济保持着3%—4%的稳定增长,因此航运业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景气景象。然而,自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航运业也开始了“跌跌不休”的征途。在全球各国都在进行“经济大营救”的时候,无数业者都在思考,航运市场何时见底?何时回暖?(一)航运见底或正逐步显现航运市场与世界经济形势紧密相关,航运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航运业占GDP的比重日益上升;同时,航运也是经济贸易发展的工具和手段,世界贸易的需求直接影响航运需求。航运业与经济有着共生共荣的关系。经济见“底”,航运业自然见“底”。(二)对航运产业主要影响1、运输需求回暖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一是各国政府通过刺激内需、降低外贸依存度来保护本国经济的独立性,贸易保护主义有进一步抬头的趋势,而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成本落差缩小,同时为解决就业,国际产业转移向发达国家有所回流。二是欧美消费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经济由生产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型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面对危机,民众不得不开始谨慎消费,国际商品市场需求减弱。三是美联储大量购买国债等行为,导致美元贬值成为趋势,油价上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普涨,进而影响输出衰退,以邻为壑,将加剧日益紧张的全球贸易关系;四是各国为抵御危机,将加强金融监管,金融衍生品对加速经济增长的催化剂作用明显收敛。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国际航运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