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0:学科门类(二级类):生物科学2010年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本科)团队名称:《人体与动物科学》教学团队团队带头人:段相林所在院校:河北师范大学推荐部门:河北省教育厅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二一年一月〇〇填表说明1.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要以剪贴代填。字迹要求清楚、工整。2.推荐表由推荐部门通知拟推荐的教学团队填写。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如发现虚假信息,将取消该团队参评国家级教学团队的资格。3.表格中所涉及的项目、奖励、教材,截止时间是2009年12月31日。4.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5.各级单位意见务必加盖公章,否则推荐无效。一、团队基本情况简介一、人体与动物科学教学团队的组建背景人体与动物科学教学团队隶属于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人体与动物学系。该课程体系是高等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设置有组织学与解剖学、普通动物学、普通生态学和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等主干课程,以揭示人体及动物形态特征、器官组织及基本组织和细胞结构、生理功能、系统进化和个体生长发育与调控等生命活动及其生态适应等为专业特色,对培养和普及人体与动物科学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及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河北师范大学作为已有107年建校史的省属重点院校,主要担负着为河北省中学及中等院校培养师资力量的重要任务。多年来在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为地方教育和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了近万名生物科学专业的专科和本科毕业生。现已形成了以团队建设带动教学、科研、学位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相互促进、高效、快速、协调发展的建设和发展模式,具备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人才培养能力和教学水平,本团队近十几年的主要建设成效及发展变化如下:1、建立了结构合理、教学及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团队成员中教授7人(占46.7%),副教授4人(占26.7%),讲师4人(占26.7%);13人具有博士学位(86.7%);教授平均年龄为49岁,副教授平均年龄为33.8岁;讲师平均年龄为28.5岁;博士生导师6人(占40.0%),硕士生导师14人(占93.3%),省级教学名师1人(段相林),校级教学名师2人(刘敬泽、常彦忠);外校毕业的教师有12人(占80.0%),建立了结构合理,以博士生导师、教学名师、省优秀创新人才和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为骨干的师资队伍。2、获得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共4门:《组织学与解剖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段相林主持,2008年)、《普通动物学》被评为河北省精品课程(刘敬泽主持,2003年)、《普通生态学》被评为河北省精品课程(杨振才主持,2004年)、《组织学与解剖学》被评为河北省精品课程(段相林主持,2008年)。3、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省创新高地建设提高了团队的教学特色和教学水平:2006年申请获得河北省生物科学特色专业(刘敬泽主持),2007年申请获得国家级生物科学特色专业(刘敬泽主持);2007年申请获得河北省生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刘敬泽主持),2008年申请获得国家级生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刘敬泽主持);2007年申请获得河北省首批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生物科学创新高地(刘敬泽主持)。4、国家重点学科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2007年申请获得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刘敬泽、常彦忠和段相林为方向主持人),2008年获得了分子细胞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刘敬泽、常彦忠和段相林为方向主持人)、2005年获得了河北省动物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刘敬泽、段相林主持),2005年获得了河北省生态学重点学科(刘敬泽、段相林主持),2005年获得了河北省生物学强势特色学科(刘敬泽、段相林主持)。5、学位点建设为团队建设和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1996年获得动物学硕士点、2000年获得动物学博士点(段相林主持)、2004年获得生理学硕士点和博士点(段相林主持)、生态学硕士点和博士点(刘敬泽主持),2001年申请获得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段相林、刘敬泽为方向主持人)、2003年申请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段相林、刘敬泽为方向主持人)。依托学位点建设平台,本团队共招收和培养了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