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在作风培训班上的讲话: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持续推进全县领导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同志们:作风,是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态度或行为风格。自古以来,人们就用风俗、风范风致、风格等词语对作风的内涵进行描述。崇尚高风亮节鄙视歪风邪气,一直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道德价值准则之一。下面,我就围绕“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持续推进全县领导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主题从三个方面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强调:“D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D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实践证明,只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D风建设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始终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一项重大的民心工程抓紧抓好。(一)加强作风建设是继承发扬D优良传统的必然要求。知从所来,方明所去。历史、现实和未来是相通的,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进。D的作风是与D俱生的概念,实践性是D的作风建设的基本属性,正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我们D培育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品格作风,并逐步确立了作风建设的理论体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D历史地形成了独特的品格和作风。同志在1945年D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对D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优良传统作风作出准确概括,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使全D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思想政治基础。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D面临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D向执政D转变的迫切任务。同志在1949年D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告诫全D:“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深刻体现了D在历史方位转变中对D的作风建设认识的升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面对新的挑战和考验,中国共产D作出了“执政D的D风问题是有关D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重要论断,把端正D风作为加强执政D建设的重要举措。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指出:“在目前的历史转变时期,问题堆积成山,工作百端待举加强D的领导,端正D的作风,具有决定的意义。”这一时期,从同志到同志再到同志,D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抓作风建设,先后开展了整D、“三讲”教育、保持共产D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D精神面貌和作风状况焕然一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了重要保障。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今年D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D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了在全面从严治D上,以同志为核心的D中央发扬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狠刹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D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长期实践中,我们D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一系列伟大成就,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D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D人正是依靠D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确立了D的政治优势,使D经受住一次次严峻考验,为D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二)加强作风建设是应对新形势新挑战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们D立足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进入新发展阶段,担负的历史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前所未有,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早在2012年,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时的讲话就指出:“新形势下,我们D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D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D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