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组织建设座谈会发言——关于加强D员干部教育管理锻造坚强有力的D组织的思考建议近年来,我们深入持续开展系列D内教育活动,通过严肃纪律规矩、严格D内生活、严实作风整改,各级D员干部D的意识、D员意识得到增强。但通过发生的违规违纪问题来看,抛开客观的诱发因素,从主观上去反思溯源根本在于D员干部教育管理弱化、软化甚至退化的问题。强调指出,“一些D组织和D员、干部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结合D建工作实践、平时调研了解,我就进一步加强D员干部教育管理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关于教育管理主体的问题。从工作实际来看,D员干部违规违纪问题频发,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管理主体责任的缺失和主责意识的淡化。一是D小组长的“缺位”。D小组长处在教育管理D员的最前沿、最接地气的位置,但是在基层单位存在自身把自己放低了、别人把他们看小了,定位在收D费、学文件、作记录上,对传播D的理论、了解D员思想、贯彻D的决议、教育培养D员等主责主业了解不深,不会管的问题存在,不愿管的问题突出。为此,建议在抓D建的过程中,要把D小组长突出出来,进一步明晰权责、帮教提高,真正使他们成为教育管理D员的“父母官”。二是支部书记的“缺陷”。当前,新的工作形势要求给支部书记队伍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不少D支部书记到任前没有担任过相关职务,“预任书记”在上岗前D务能力存在“天然缺陷”。另一方面照惯例“自然”担任D支部正副书记的机关处室领导,面临业务和D务的双重叠加,科长和书记的双重身份,这种“自然书记”普遍存在“D务能力危机”。还有就是专业性较强的处室,这种由技术人才担任的“转型书记”,除了抓思想、抓业务、抓管理,还要抓D建,有时候确实感到“分身乏术”。对此,建议要把选准配强支部书记向前延伸,加大预任书记岗前培训和优秀苗子超前培养力度,切实从源头抓起、从过程严起,加强支部书记后备力量建设真正通过“后天努力”补足这种“天然缺陷”。三是D员之间的“缺口”。指出,有的对高级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无力,明知班子成员有问题,不提醒、不批评、不报告。查处的那么多高级干部,他们胡作非为时组织在哪?班子里的同志在哪?为什么没有人向上级报告?关于类似的问题在基层D组织中也不乏少数,特别是一些巡视通报的问题发人深省、触目惊心,身边的D员难道会一点都不知情?这些问题的发生说到底还是“好人主义”在作崇,D员相互之间缺乏应有的监督提醒,D内监督没有实现“无缝链接”。对此,建议要切实用好《中国共产DD内监督条例》,积极引导广大D员履行监督义务,加强对D员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在D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任何D员,坚决同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第二,关于教育管理对象的问题。锻造坚强有力的D组织,根本是要有一支坚强过硬的D员队伍,在这个方面我感到有2类情况值得关注。一是干部入D的“自来熟”《D组织发展D员工作规定》明确,从干部中发展D员,不限定比例,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而在基层一些D组织实际执行过程中,对吸收入D的问题,往往是“有一个,算一个”,甚至有的还不想入D就“被入D”,导致形成一种不管符不符合标准要求,只要成为干部就意味着拿到D员“准入证”的“怪圈”,这种没有原则、没有标准的发展D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D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对此,建议严把D员“入口大”,必须严格按照流程来发展,而且质量标准必须始终是“硬杠杠”“硬指标”,绝不能无底线、无原则的发展D员。二是大龄D员的“逆生长”。正常来讲,随着D龄的不断增加,D员意识、D性观念应该是越来越强,但从实际来看,有些“老D员”“老干部”出现身份老化、意识淡化、作用弱化的问题,有的“老同志”交纳D费靠“收”、参加D日靠“催”、思想汇报靠“问”,这类D员虽然行为上没有触发实施纪律处分的条件,但在作用发挥方面也没有达到合格D员的标准,同样应该受到处理,甚至淘汰,这样一定程度上能破除“无错也无为”的错误思想。对此,建议进一步严格规范不合格D员的处置流程和标准条件,参照《中国共产D纪律处分条例》的形式,对D员出现什么行为、违反什么制度、如何作出处理,进行系统明确,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