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学习目标: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2.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1.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2.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教材整理1从《诗经》到唐诗1.《诗经》(1)内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2)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3)地位①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②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2.楚辞(1)创始人: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2)特点: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具有浪漫主义风格。(3)代表作:《离骚》。3.汉赋(1)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宏的文化气度。(2)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4.唐诗(1)繁荣原因①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②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2)概况时期代表特点初唐王勃、陈子昂开唐诗风气之先河1盛唐高适、岑参边塞诗,描写边塞景物的雄奇壮观和军旅生活的英武豪放孟浩然、王维山水诗,景物如画,意境幽深,富有诗情画意李白以浪漫主义的创作,赢得“诗仙”的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中唐白居易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43“学思之窗”:想一想,除了文学,《诗经》、楚辞是否对其他方面也有影响?如果有,你能举例说明吗?【提示】《诗经》、楚辞的影响早已突破了文学领域,渗透到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等各个方面。例如,楚辞中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成为古人探求真理的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以其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教材整理2宋词和元曲1.宋词(1)背景: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2)特点:句子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3)代表①婉约派:柳永、李清照。②豪放派:苏轼、辛弃疾。2.元曲(1)兴起与发展①宋代,民间兴起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即散曲。②元代,散曲的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2)代表:关汉卿、马致远。(3)特点:通俗生动、豪放飘逸。教材整理3明清小说1.兴起:魏晋南北朝时,出现《搜神记》等志怪小说。2.发展:唐宋时小说创作进入新阶段。(1)唐朝出现情节曲折离奇的短篇小说——传奇。(2)宋朝出现供说话人用的话本。3.繁荣(1)时间:明清时期。(2)原因①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②工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③市民阶层的扩大。(3)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4)代表作品①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2②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③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深度点拨]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1)发展趋势:逐渐平民化。①体裁: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②语言: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口语使用。(2)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3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诗经》的现实主义和楚辞的浪漫主义代表了北、南两种诗歌不同的风格。2.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促使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且社会的变迁对唐诗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3.宋词的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元曲可雅可俗,生动活泼。4.《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探究点一宋词的繁荣史料解读史料宋代城市生活丰富,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更有一些词人直接为歌女写词,在歌楼舞榭中传唱。瓦子、勾栏是中国最早的娱乐场,也是宋元时期老百姓表演、游玩的固定活动场所。这些演出场所,每天会吸引数百至上千观众慕名而至,演时聚集观看,演毕即瓦散,“易聚易散”,这就是“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