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5页封二OECD报告:中国技术创新不可太急功近利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简称经合组织)在其新近发表的《中国创新体系评估》(ReviewofChina’sInnovationSystem)中说,中国要想在2020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国家,就必须继续加大对研发(R&D)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同时也要确保这些投入能够获得合理回报。这是经合组织发表的第一份有关中国创新体系的报告。报告中说,要成为一个现代化的表现出色的创新型国家,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自1995年以来,中国在技术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每年都在以平均19%的速度增长。2005年,中国在技术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已经高达300亿美元(按当前汇率水平折算),在世界上排名第六。与过去相比,中国近几年在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创新和应用技术研究方面的投入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要建立一个成熟的研发创新体系,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报告中说,中国目前对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大多都集中在了高精尖的技术领域,这些研究虽然很容易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但却与中国实际工业技术水平脱节,许多研究成果无法在工业生产中实现价值。此外,中国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力度明显不够,大部分研究项目太急功近利。基础研究领域薄弱将制约中国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报告中说,尽管中国目前拥有除美国之外的世界上最大研发团队,但仍面临着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中国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无法给“创新型国家”提供充足的人才供应。近年来,中国工科毕业生人数甚至出现了绝对下降的局面。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工商管理、金融、贸易等实用型专业,而且许多企业的管理体制也使技术型人才受到轻视,这将制约中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前进的步伐。报告中说,尽管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相关改革,但中国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仍然十分薄弱。中国的金融体系需要进一步改革,应该改变以往银行只为国有企业服务的局面,鼓励银行向私营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发放贷款。中国还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管理体制,让技术创新更容易获得资金支持。此外,中国政府还应该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在制度上确保企业敢于在技术创新上冒险,例如在生物技术和新型药物研发方面,资金投入需要面临很大的风险。封三万钢:长期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部部长万钢日前表示,科技部将长期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今后将主要支持产业方向第2页共25页第1页共2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5页与我国科研方向一致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比如说IT、生物技术、能源环境、资源探索、环境保护、纳米技术等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领域。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小企业永远是科技部在科技发展上支持的重要方向,由于中小企业有很多类型,而科技部支持的中小企业主要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目的是使它能够更好地发展。“今后,科技部不会因为一个企业是小企业而支持,而是主要支持研究方向与我国科研方向一致的领域,这些企业可以从星火、火炬、863、支撑等国家科技计划的项目申请资金支持,这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万钢如是表示。他还指出,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到今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对中国能源、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他认为,这个时候科技需要承担双层任务,不仅要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比如说IT、生物、新材料,纳米技术等新的技术和产业,同时承担提升和改造传统工业技术水平的责任。“因此在这几年科研的重点,明确的放在改进现在的制造工业技术水平,促进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使我们的工业结构变得更加合理,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他说,政府要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引导的作用,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能源、资源、环境的制约和瓶颈对经济发展产生制约,“政府应引导传统工业开发和应用节能减排的技术,引导新兴工业。政府的作用首先是为企业提供服务,第二是在企业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另外,还应引导企业满足社会的需求”。他强调,我国在完成节能减排这个约束性指标的同时,改造和提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