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同犯罪中的刑事责任问题摘要共同犯罪理论在大陆法系刑法界被喻为“刑法论中最绝望的一章”。由于内容庞杂,制度复杂,系统解释难度很大。然而,由于它是国家立法普遍采用的一种制度设计,它一直是司法中广泛运用的理论的核心部分。在司法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对共同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虽然关于共同犯罪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法律规定相对清晰,但司法实践中常见犯罪的几种常见形式的刑事责任和共同共犯,在法律地位和作用上仍存在一些差异。本文试图从探析共同犯罪制度立法精神开始,通过对制度设计的体系和细节的探讨,体悟整个制度构建的初衷,并由此进一步理解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承担问题。对于共同犯罪现象,一旦能真正把握制度设计的精髓,便能给司法实践准确认定和处理这种犯罪提供相对简单、明确的思路。关键词:共同犯罪,刑事责任;责任承担目录一、共同犯罪的概念和责任规定........................................1(一)犯罪的本质是社会危害性....................................1(二)共同犯罪的成立与刑事责任..................................1(三)共同犯罪的形式和共同犯罪人的分类与刑事责任................2二、我国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的立法检视................................3(一)主犯定罪范围的立法变化及评价..............................31.主犯刑事责任范围立法变化的考察.............................32.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与其他主犯的定罪问题.......................3(二)主犯从重处罚原则的缺失....................................41.新旧刑法典主犯处罚原则的比较...............................42.主犯从重处罚原则缺失的弊端.................................4(三)从犯减轻处罚原则立法变化的理解............................5三、对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承担的理解..................................5(一)犯罪集团首要分子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刑事责任承担....5(二)从犯的地位、作用及刑事责任承担............................6(三)胁从犯的地位和作用及刑事责任承担..........................6(四)教唆犯的地位和作用及刑事责任承担..........................7参考文献............................................................7一、共同犯罪的概念和责任规定(一)犯罪的本质是社会危害性从刑法理论的角度来看,惩罚犯罪人是推定法律发展的主要目的,其归责的基础应是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严重威胁犯罪等社会现象。在这方面,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里亚指出:“我们已经看到了什么是犯罪规模的真正尺度,即犯罪的社会危害,这是一个明显的道理。犯罪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是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由于犯罪是严重侵犯生命利益的行为,是公然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整个社会今后将面临现实和可预见的危险。因此,国家在恢复社会秩序,维护社会规范的基础上,必须给予社会有害的犯罪行为人在政治上和道德上最强烈的否认,追究刑事责任,迫使他们受到惩罚惩罚法律后果。可以看出,犯罪人的刑事责任是犯罪的必然结果,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根源[1]。(二)共同犯罪的成立与刑事责任所谓共同犯罪行为是指相互的共同犯罪行为,相互配合,指向相同的犯罪事实。所有肇事者的行为,不论其表现形式如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共同的犯罪目标,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每一个犯罪行为都是统一的犯罪活动的组成部分。普通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所谓合谋犯意味着所有合谋犯都承认其共同犯罪行为的有害后果,希望或允许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共同犯罪的故意犯罪虽然有意地与个人犯罪有所不同,但也具有与单独犯罪相同的认识和意志因素。同时,共同犯罪人之间主观上要有意思联络,即认识到自己不是在孤立的实施犯罪,而是在同他人一起共同实施同一犯罪[2]。从犯罪构成的本质条件来看,共同犯罪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人的故意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共性”上。因此,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区别不是犯罪,而是与犯罪构成不同的事实。这是由于共同犯罪的特殊性,共同犯罪要素的司法认定以及与个人犯罪的区别。例如,在行...